-
作为社群动物的人类,似乎对于孤独有着至深的恐惧;独处与独行,听着便让人畏惧三分,乃至于吃饭、看电影、哪怕上厕所都要成群结对,生怕落了单便要遭受路人的注目礼。然而或许远至当年听着阿桑那寂寞空灵的声音唱着“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近至每个夜深人静辗转难眠的深夜,我总神往一个人的远行;而回想这些年足迹所至之处,成群结伴的时光只存留于照片上,一个人四处游荡的心境却刻在心上。
-
记得,一个人在金陵的大街小巷之间穿行,从一处名胜漫步到另一个古迹,目下所及尽是厚重的历史,而心中满是赞叹,然而这赞叹却不必言说,不需像身边的游客那样,兴奋地与同伴分享心中所想,再互相拍照留念;我只是孤身一人,仿佛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只有眼睛所见可供留念,所感只与自己的心灵分享,这种心境之下的体悟,确乎是不同的。
-
便想起那时与闺密在上海黄浦江畔一路同行,那令无数游客心醉的夜景,却并未在我心中荡起波澜,只因同行时我便与其他成群结队的游客一样,所见的景色是与众多游客共享的,记忆也是共同的,又因总要分神在与同行者的对话上而模糊了自己心中的所感。或许是因为只要身边有结识多年的好友,无论在何处共游,那种感觉仿佛仍然是在故乡那熟悉的大街上游走,而不是在探索一处未知的地方,多了亲切感,却少了旅行的新鲜。于是当第二日友人归去,我独行在黄浦江畔,可以伫立在栏杆上发呆良久,可以随兴所至在沿江长廊走走停停,没有人在意我的一举一动,我也不在意他人的一举一动,我便这样轻易地与他人所在的现实世界脱节,进入了自我的空间与时间,眼前的景物仿佛是我一个人独占的。这时我才觉得,自己确乎到过这个地方。
-
也许只有这种时候,一个人才能如此轻易地获得自由:在没有任何人认识自己的地方,我的存在无异于不存在,而他人的存在于我也是不存在,我的世界与他人的世界平行了。或许这也是独行的一种魅力吧,可以让一个人成功地扮演他想成为的自己,因为在这个空间之中,自己是自己唯一的观众,没有人知道你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也便不用在乎他人眼中的自己是怎样。或许也因此,每一个我走过的城市,我都觉得它比我的故乡更像故乡,只因在彼处的我才是我心中的我,这个“我”的故乡,自然便是那些“真我”的异乡了。
-
所以有时我也会想,或许我神往独自旅行,更多的是出于对成为自己真正想成为的另一个自己的向往吧。而在独行的状态下,自己能和自己的内心好好交谈,又何尝不是一种回归本心的慎独之道呢。然而无论在传统的文化里,还是在现代的社会中,“孤独”似乎总是被大多数人所排斥,人们更偏爱于能有一个群体,而自己能在其中有一个安稳的位置,按部就班,确实跟随大流要比独自漫游更令人能获得归属感与安全感。难怪林夕在陈奕迅的《任我行》里也要问一句“从何时你也学会不要离群,从何时发现没有同伴不行”,而他的解释更满是无奈:“曾迷途才怕追不上满街赶路人,无人理睬如何求生”,果然“人群是那么像羊群”。
-
总之,我觉得一个人的旅行还是别有滋味的,处在一种天地都在我心中、世间只有我一人的游离状态,或许更能让人邂逅另一个自己。
-
“我们都在世界上到处游荡,你别说不是这样。”——冯内古特《没有国家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