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抖音上看到一个视频内容觉得很好。
作者是一名知识分享类博主。有人问他:我今年28岁,现在做XXX还来得及吗?
他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引用了以前孔子说的一句话:君子不器。
首先君子不是器皿,不应该成为事情的工具。
再有人不应该被某种意识形态所控制。
最后人是广义上的人,应毕生追求自己的幸福。
听到他的回答之后,我深有所思。小的时候老师教育我们要有自己要有理想,有目标。很多人一想到这个就是为国家做贡献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而长大成人之后,我们面临社会各界的压力。逐渐理想破灭了。被现实所打倒,而我们人无时无刻不挣扎在生存线上面。不得不想办法去挣钱养家糊口。
于是就有了中年危机,有了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两字。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人被赋予成了社会的工具,人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因素。
在这个巨大的历史车轮面前,大多数人都会沦为车辙上面卑微的尘土,而走在前面的往往是掌握住社会法条的知识分子、政治家、经济学家,来自于各行各业的意见,领袖和精英。
不知不觉的我们大众也会信仰他们,甚至不惜一切成为他们这样的人,奋斗一生,又潦倒一生。但是在努力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努力的越多。你得到的不一定越多,而是你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于是感慨时间过得太快,于是发出:我现在30岁了,做抖音短视频还来得及吗?学英文还有前途吗?类似的疑问和焦虑。
特定的年龄阶段碰到特定的现象,萌生的想法无法解释,所以你认为做那个事业就非常有前途,非常好赚钱,也非常容易让它变成自己的目标。
但是等等你真正的去做了之后,你会发现每个行业都不好做,每个人都在拼命的去竞争,因为你不竞争你就会被沉重的车轮碾压,成为平常人、普通人。
而你真正去做了之后,没有达到目标,做的很累,做的不开心,就会觉得悔恨与苦恼,而如如果你达到了这个目标,除了收获短暂虚无的自我满足,最终你仍会感觉,这份经历真的不值得。
奇葩说里面李诞说过一句话,人间不值得。
这句话也道出了成年人的心声。
回过头来看上面的问题,我现在学XXX还来得及吗?其实问题真正的答案并不是不晚,或者晚,或者应怎样去做?
而是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你的脑海里,你是被某种意识形态所控制。你理解不了身人生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其实每个人就如同万事万物一样,也在有条不紊的发展着。至于说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谁也无法清楚,只能遵循自己的内心。
前段时间看过《心流》这本书,带给我的观点是:
人要在工作中寻找幸福(技巧与心流的相互博弈),在幸福中不断成长(实现一个个的自成目标),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最终理想)。
可能我的观点不一定对,但是基于社会进步和我们人类发展的大趋势,人总归要在社会中活动的,就需要通过工作来达到目的,至于目的的过程是否幸福,全看自己的态度和方式。
比如我是一个内容创造者,我在工作当中,能够体会到我的乐趣,我的价值。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能够收获到金钱财富、名利。
比如我还有一个家庭,即使家庭生活矛盾时刻存在,但我仍然要认清事情缘由,接受并积极面对,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这就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循环嘛,曾经董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道:怎么能够做到每天坚持读书呢?
董卿反问道:为什么要用坚持两个字呢?坚持两个字,本身就是痛苦的,是不快乐的。而他读书本身就是快乐的。
在快乐的过程中,汲取知识,在快乐的过程中,收获财富和名利。
所以当你准备坚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件事可能出发点就不对,我没有必要为了读书,而每天坚持看30页,而应该抛弃具体数字,而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些知识、观点、认知和想象。
足矣。
所以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不要去问:我现在做XXX来得及吗?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
你是否真正的了解生命的意义?
了解你人生当中最渴求的是什么?
什么会令你幸福?
你能够带给家庭什么?
最近我也不断深思,在生活和工作上面也有所改变,也真正的体会到,陪伴的价值和意义。
回到这个事情本身来说。现在做短视频还来得及吗?
问这句话,本身只是对自己能力持怀疑态度,对短视频的市场持怀疑态度,对自己能不能收获到金钱持怀疑的态度。
而根源在于自己是否能够从短视频内容工作本身这件事中寻求到幸福。
这才是。最终的根源。
好了,就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