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来接触了很多新东西,有了不少从完全不懂到慢慢上手熟练的经历,所以我也对学习的节奏有了更深的体会,记录一下。
最大的感受是,当我们学习一样新知识或者新技能,或者接触新的业务的时候,我们要懂得在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的节奏,总的来说就是:
从“零”到“一”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舍得慢”。
而从“一”到“二”,到“三”甚至更多的时候,我们要追求的是“快”,越来越快。
追求“快”,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所以我也不打算阐述那么多。
那为什么要“舍得慢”呢?
为什么说从“零”到“一”要“舍得慢”呢?
从“零”到“一”是什么意思?
大家应该也不难猜到。
“零”就是指我们刚刚接触开始任何一样新知识、新技能时候的到处磕磕碰碰也无法理解,无法掌握,好像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没有任何进展的状态。
而“一”就是我们终于理解到一点并开始懂得运用,哪怕历时很长,哪怕还有很多需要更改完善,但还是勉强做成了大致的成品的状态。
数学告诉我们,
“零”和“一”,“一”和“二”,“二”和“三”之间的差距是平等的,都只相差“一”。
但事实告诉我们,在实践这个层面上,从“零”到“一”的差距并不像“一”和“二”的差距,这差距远远不止“一”,而可能是十,一百,甚至一千。
比如我们学习一门乐器,从完全不会到终于能完整地弹出第一首曲子所需要的时间总会比从弹出第一首曲子到弹出第二首曲子所耗费的时间长。(这里有一个前提:两首曲子难度差不多)
工作中,从完全没有概念到顺利完成第一个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总会比从完成第一个任务到第二个相同性质的任务所耗费的时间长。
因为我们知道,经验是逐步累积的。第一次成功的经验不会像每个月的流量那样清零,而是可以运用到第二次,第二次再积累的经验还可以进一步运用到第三次,不断完善。而从零到一则没有任何经验的积累。
从零经验到第一次成功,中间需要不断地摸索尝试,有着太多太多的可能性。就像找迷宫的出口,可能里面有很多扇门,上百上千种错误走法,而只有一种是对的。我们尝试了一百次,也可能还没有找到通向成功的正确道路。
所以为什么说从“零”到“一”要“舍得慢”?“舍得慢”是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要有耐心,沉得住气。
在任何一样新知识,新技能面前,我们都像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孩子,显得非常非常的笨拙。
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进度这么慢,为什么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都好像没有任何收获。
我们不想这么慢,因为这就像在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
我们不舍得这么慢,因为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我们想要快点学会,我们想要快点成功。
但事实上,
在从“零”到“一”的阶段,最需要的是“慢”。
因为只有当我们慢下来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感受每一次尝试之间的细微差异;只有当我们慢下来,不计较时间的流逝的时候,我们才能把精力全都集中到思考上,才能深入分析细微差异之间的具体区别,分析差异的原因,进而一次次地做出细微的调整,不断精进。
还是以学习乐器举例,恰好最近在学钢琴,我有了更深的体会。
从完全不懂到基本能弹奏出一整首短短的曲子的从“零”到“一”的突破,中间要讲究的实在太多,遇到的困难包括:迅速识别五线谱的符号;用正确的手势弹,发力点;弹奏时每一个音时手指之间的紧凑度;左手和右手的协调;节奏节拍等等。
实际上,文字远远不能表达出实践时候存在的各种情况和难度。
每一步都需要不断地去摸索,去感受,去对比调整。
从零到一(顺利流畅地弹出有几个小节的一小段曲子)我用了很长很长的时间,而一到二(第一首小曲子到第二首小曲子)用的时间连从零到一所需要耗费的时间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很庆幸我在从零到一的时候没有贪快,也没有因自己双手以及大脑不协调的笨拙而放弃,而是很舍得让自己慢下来,让自己静下心去细细地感受,反复地琢磨,不断地调整。
直到比较流畅地弹出一小段。
那种从零到一的突破所带来的兴喜,永远都忘不了。
在刚开始从零到一的阶段,
舍得慢下来,才能做到真正的快。
这是我最大的感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