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儿子今天在画画课上的作品------冰棒娃娃。
差点没看到中间的小不点冰棒,我问他是什么?他回答说是冰棒一家的孩子,旁边大的是冰棒爸爸和妈妈。我“哦”了一声,心想老师给的题目是《冰棒娃娃》,再看看其他孩子的作品,都画的是差不多大的几个冰棒。儿子画成这样,该不会是跑题了吧,想到这儿,我差点笑喷了。
细细回想他最近在家自主作画时,好像也是这样,画啥都要画一大一小,有时说是妈妈和宝贝,有时是爸爸和宝贝。就连看绘本玩角色扮演游戏时,他也是一定会挑有妈妈带着宝贝或爸爸带着宝贝的画面演。
想到这里,不禁感慨,哪怕一幅看似不经意的画,也承载着孩子内心丰富的世界。如果足够用心看,会看到孩子最在意的东西,还有最带给他幸福感的东西。
笑来老师的写作课上反复提到“感知”二字。当我学着多去感知每个时刻时,对儿子我又有了新的发现。我发现他的感知能力很强。比如,昨天在听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时,他突然说这个背景音乐让他感到悲伤,我听了听,感觉眼前浮现出类似《唐顿庄园》那种很有年代感和历史沧桑感的电影画面,有层薄薄的忧伤。难怪儿子安静地坐在地板上,往常听到节奏欢快的音乐时,他总是随之起舞的。今天在听 ten fat sausages时,他说:“我觉得这个人一定很丑。”嗯哼,听声音觉得人丑?这个什么逻辑?我一听,还真别说,夸张的语音语调,尤其是“pan”和“bang”听起来很粗犷,可能“通感”让他觉得这个人的长相不是他认为的美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