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我到凤西。”当一辆出租车在面前戛然而止,从窗户内伸出一张溢满笑容的脸,司机师傅爽快地说:“好嘞!请上车!”。

每每坐出租车,我都会主动和司机聊天。作为窗口行业,他们是最洞察社会百态的群体,也是对经济发展感受最深刻的群体。在这种交流中,能听到最底层的声音,也能了解到社会一线的讯息。好在,今天的师傅很健谈很开朗。没容我开口,他就先从天气开始说起,说早上还穿薄毛衫,中午就得改穿半袖T裇,说如今的天气已经变得没了规律。
从天气说到经济,小伙子说开了8年出租车,对经济发展态势,他最有感受力。说现在明显感觉经济低迷,人们手里的钱紧了。

我笑着听着,脑海里在想八年的生涯得接触多少形形色色的人,遇过多少千奇百怪的事。好奇心禁不住让我问师傅经历过最难忘的是什么事?师傅接过话茬,真讲了一个最难忘的境头。
他说那是前几年的一个冬天晚上,那几天雪下得特别大,积雪也特别厚,路上没太多的车和人。在深夜十二点多时,他拉了一个客人去古矿东区,路经二中附近时,他老远看到一个学生模样的人背着书包在雪地里走,他说,那个在雪地里一步一滑急匆匆赶路的背影让他很难忘。他随即和客人商量,这么晚了,路也不好走,拉上这个孩子吧,先送客人回家,再送孩子。客人答应了。上车时,孩子身上已积了薄薄一层雪,碰巧的是孩子住古矿西区。

路上,司机师傅和孩子聊,为何这么晚了才回家?孩子说高三了,不拼怎么能行。自己虽然在全市模拟考试中排前十,但在全省就不知多少名了,在全国更排不上号了。孩子说得很淡定,司机听得很惊诧,都前十了还这么拼?善良的司机还是劝孩子早点休息,别熬夜。孩子笑笑说,今天的错题还没整理完呢,困了在桌子上趴一会儿就行。
那一路,司机师傅说很受触动,他说孩子下车给他路费时,他死活不要,他一直想不通这么优秀了为何还这么拼?他说,现在他懂了,一个人心中有了明晰的目标,有了梦想,就会为目标努力,为梦想拼博。他说了一句话,也深深触动了我,年轻时多吃点苦,以后就会少很多苦。

如果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指一个人在行走的路上见所未见,思所未思,见识与远见远甚于闭门读万本书,那么行万里路,阅万千人,聊万千事,也是开拓思路,增强阅历的有效途径,因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是一本值得读的书,与每个人的沟通和交流都会在我们面前打开一扇窗,照进来一缕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