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现代诗歌界的奇谈怪论——专访河南农民诗人郑天生

​现代诗歌界的奇谈怪论——专访河南农民诗人郑天生

作者: 爸吡宝贝 | 来源:发表于2019-01-06 10:52 被阅读14次

现代诗歌界的奇谈怪论

(之一:精神理念)——专访河南农民诗人郑天生

●就因为这事,我回家后,睡不着觉,就想写个顺口溜。这就是第一首诗。

●我写诗,尊重我自己的感受,再就是实事求是,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跟风,不逢迎,不违心。这就是我的原则。

●读到儿子创业时写的诗,郑天生有些哽咽,眼圈也红了,把头侧向一边。

●凡是诗,若没有精神,没有内容,没有吸引力,这类诗就是写得再有技巧,也不会为后人所赞赏,也就传播不下去。

郑天生在朗诵自己的诗

一个偶然机会, 八步诗知道了河南省新密市有位农民诗人,72岁,自2003年始,笔耕不辍,写了数百首“顺口溜”。 体裁多样,有五言、七言等,也有长短句。内容涵盖国际大事,家庭琐事,方方面面,包罗万象。

2016年11月15日下午,八步诗记者见到了郑天生。

郑天生是河南省新密市赵寨村人,走进郑天生家,四合院,二层小楼,院子干净整洁。让记者进屋后,郑天生和老伴很快从屋子里端出一盘花生瓜子,一盘粉红可人的苹果,摆在桌上,并让记者不要客气。想来,这些花生瓜子、红苹果,是两位老人早已准备好了。

郑天生身高一米八几,虽已72岁,但走起路来依然如同年轻人,稳健快速,虎虎生风。

采访过程中,最多发生的,是郑天生每读完一首诗,朴实、真切、形象的语言,总会把众人“逗”得哈哈大笑。他的诗,传递出的情感,在听者心里升起共鸣。

郑天生找人把诗词用A4纸打印出来,装成册子,外边包个塑料皮,封面上写着:诗词汇集——新密市岳村镇赵寨村郑天生。这是自2003年至今,13年时间里他写的诗词。郑天生把这些诗词分成八大类:歌颂盛世、大事评论、城乡见闻、老年生活、家庭亲情、创业发展、感悟人生、自然风光、旅游专辑。记者大概翻了一下,这些诗词,内容仿佛是生活大观、人生大观,读起来朗朗上口,朴实真诚,形象生动,让人寻味。

在记者采访郑天生过程中,郑天生老伴也在不远处坐着,一直听郑天生和记者聊天,时而笑着也接上几句,夫妻配合默契。

岳村镇中心学校郑建设和八步诗记者周鹏飞听得很入神

目睹一对夫妻打架,感慨写第一诗

郑天生告诉记者,2003年开始写诗,起因是一对夫妻打架。

郑天生:当时,我晚上常出去打牌。有个人的媳妇儿去喊他,家里有事,他坐着不动,又喊一次,他还不动。第三次喊他时,他发牢骚,起来一把揪住他媳妇儿头发,一手抱住腿,就往沙发上摔。然后就是满院子追打。最后他媳妇儿跑进屋里,要关门。我说,你别关,我出去跟你说。我就把她送回家。就因为这事,我回家后,睡不着觉,就想写个顺口溜,这就是第一首诗:《夫妻和好过百年》。

郑天生把这首诗归进亲情篇,他翻开诗集,找到那首缘起之诗,给众人念:

夫妻过日子,应该互爱怜

如果有摩擦,各自找根源

女人少啰嗦,男人少凶蛮

头脑要冷静,理智要占先

不要死计较,不要死纠缠

千万别动手,动手太悲惨

有人来劝架,一定听规劝

趁机下台阶,各方都好看

风平浪静后,一切好端端

两口不记仇,烟消乌云散

夫妻重合好,和好过百年

听郑天生念完这首诗,在场人都笑了起来。

郑天生也笑着说:写好之后,我在牌场中念了念,都说,不错。这是一个起因。成天打牌像啥样子!得有个活干干。用官面话说,咱得给社会做点贡献呀。

老友郑金聚写给郑天生的诗

老来福,看见啥写啥

郑天生写诗,还有一个原因,他写进了《老来福》:

漂洋过海游四方,异域他乡赏风光

江山壮丽夸锦绣,子女孝顺敬夕阳

天降祥瑞国昌盛,地造福祉民安康

人生最喜老来福,即然欢乐寿益长

郑天生笑着向记者解释:第一点,老逢盛世,以前我们经历那个阶段,国家穷,现在这么幸福,以前老头还要下地干活,现在想找活还找不来。这是最重要一点,我逢人都讲。第二点呢,子女们孝顺,都有自己的事业,孩子们很支持我出去旅游。所以说呢,这也是我的幸福之一,也叫老来福。你说是不是这样。年轻时候受点罪没事,老了,享点福,不是很美么。是这样吧。还有一点感受,我这么老了,还能出去旅游。我年轻时候晕车,坐拖拉机都晕,也没去过什么地方。孩子们一再要求,我就说,可以坐火车去北京看看,咱首都嘛,再一个看看毛主席纪念堂,看看长城。就是这个愿望。看完这些,我就不想别的了。就这样,把北京转了一圈。头一次去北京,我写了一首诗《上北京》。我是遇见啥写啥,不专门为啥写。(坐在一旁的“听众”——老伴补充说:看见就写。)

郑天生翻到那篇《上北京》,念了起来:

年年想北京,一想快一生

女儿为我想,老伴与我行

火车行千里,卧铺住三层

仰望天安门,热血已沸腾

郑天生在北京玩得很开心,坐车也不怎么晕了,看过了心中向往的首都,诗兴又来了,写了《北京游》:

入京东方红,初冬万里晴

旅辛乘巴车,客满载笑容

合影天安门,观光紫禁城

北京若看罢,如愿我今生。

郑天生念完这首诗,脸上露出知足和自在。

因为孩子孝顺,晕车病也好了八九分,郑天生又去了海南,而且平生第一次坐了飞机。郑天生感慨于祖国这些从未到过的大好河山,触景生情,赋诗一首《天上人间》,依浪淘沙曲谱:

昨日上云端,一望无边,万里堆雪海南天,天庭壮丽还如梦,仙境奇观。今临东海湾,游人万千。水晶宫里珊瑚山,海浪滔滔唱不尽,天上人间。

郑天生:这一首诗,我感觉,确实表达我的心情了。一方面祖国山河很好,我心情非常高兴,第二方面,也说了祖国的大好形势。虽然词里没说大好形势,但词里写的是一片大好形势。就是这么个意思。

郑天生后来又陆续去了港澳,心里高兴,想写就写,总共下来写了有七八首。

郑天生:这一点儿是我想不到的,我这一生,可以说,够享受了。我很满足了。所以,我就写了一首《老来福》。这是我开始写诗的根源和想法。

郑天生读自己的诗集

阅历●想法●理念●诗

郑天生对毛主席诗词非常崇拜,非常爱读。他告诉记者,在某个方面,他诗里面还有毛主席风格。

经典巨著光照人,盖世才华无比伦,仅仅几笔绘北雪,寥寥数语定古今,气势磅礴震寰宇,胸襟博大纳乾坤,继位中华开国最,又领风骚踞北辰。

这是郑天生对毛主席诗词的概括。

郑天生:主席寥寥数笔,就把历史概括了,他那个胸襟,他那个气势,我读了很多诗,如毛主席这样胸襟者,几乎没有。我还佩服岳飞的《满江红》,还有苏轼的几首。我就喜欢这诗读了之后,振奋人心,让人有精神。

其实我并不会写诗,我是读着,学着。我爱读《唐诗三百首》、毛主席诗词,读了以后,我是琢磨着。平平仄仄这些,说老实话,我不懂。我的指导思想呢,以思想为主,以内容为主,有感而发。只要能表达我的思想,形式合适一点就可以,形式配合内容。我写诗,尊重感受,再就是实事求是,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跟风,不逢迎,不违心。这就是我写诗的原则。有些人写撵形式的诗,写一首发表一首。我不是光跟形式,我也不是不跟形势。

说起写诗感悟,郑天生说:诗是心声嘛。有这个阅历,有这个想法,有这个思维或者理念,你才能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发生了很多事情,我也写不出来,因为找不出适当语言。我是有这个内容了,就是思想明确了,那就开始,搭笔就能写两句。(记者:是不是一气呵成?)一气呵成,那是开始。然后重改,有的时候会改得面目全非。就是这么个弄法,“千呼万唤使出来”。

听郑天生说完,众人又哈哈大笑起来。

郑天生写诗,除了感悟,似乎也带些“激情”。随行采访的岳村镇中心学校主任郑建设告诉记者:我们俩常聊天,不谈到某一事情的时候,激发不了他的兴致。一旦触及到某些事情,非常有感受的时候,就像滔滔江水。为此,他还写过一句诗,“茶香醉你我,滔滔如狂人”。

最近郑天生也写了几首,还没来得及收录进册子。他找了一首,描述他兄弟晨练,给记者念到:

神鞭啪啪响连声,恰似雄鸡报黎明

过去扬鞭是催马,如今扬鞭是养生

郑天生形象的语言,又把众人逗得哈哈大笑。

在采访过程中,郑天生多次提到“老逢盛世”,能听得出来,他心里装着国,装着家。

记者:你心里是很爱国家?

郑天生提高声调:不但是爱,我是全力以赴地爱,全心全意去爱。要是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就是世界第一。我有一首诗《世界中心将东移,只是时间长和短》。现在写诗,一是传递正能量,一是有所乐,有所为。

郑天生读到写自己儿子创业的诗哽咽了

念到这里,郑天生哽咽了

记者:写完诗之后,心情感觉怎么样?

郑天生:写诗嘛,老有所乐。写成后,你要是感觉这首诗很满意,心里会很高兴。我跟你说,我这是,人家不懂,我懂!(“我懂”二字声调扬高,透出自在,自豪)。

郑天生告诉记者,同镇上有个朋友,叫郑金聚,是岳村一杆笔,他看了诗集后,建议郑天生一定要出书。

郑天生:我写的诗,说好也说不上,有个特点,别人涉及不到的咱会涉及到。咱是农村,咱是看见啥写啥,是自己感受去写的。有些人对这些往往忽视,他认为对他来说这不是什么伟大事件。咱是把琐碎生活体味体味,悟出一些道理。就像刚才甩鞭子那首,这是一个很平常的事,对吧,过去扬鞭是催马,现在扬鞭是养生。这就上升了一定高度,也歌颂了当今的形势。

郑天生1965年高中毕业,但因为家庭成分问题,没能上得了大学。但在高中时,各课都很拔尖,还曾是校运动员。毕业后,1968年开始当老师。1976年担任民办学校校长,是建国后新密第二个民办校长。以前省吃兼用,一分钱掰成两瓣花,如今,孩子们各自事业有成。儿子创业那段历史,郑天生也把它写进了诗里:

伟峰创业有高见,决心杀进城里来

城里人多钱也多,死守农村目光浅

首站选在长生路,开个店名叫蓝天

尽管伟峰有大志,实际操作有困难

资金不足大问题,需要亲友来支援

灵芝一进招待所,不少帮忙或借钱

我的亲家全力助,出钱出力在关键

多亏大家伸援手,才能顺利度难关

应该感谢亲和友,滴水之恩报涌泉

从此生意随心意,财神自己上门来

伟峰爱云也吃苦,起早贪黑连轴转

晚上睡觉不解衣,白天常吃清水饭……

郑天生念到这里,哽咽了,眼圈开始发红,头也侧向一边,不再说话。

他的这首诗,曾在儿子公司年会上念过,念完后,一位女职工哭了,因为感动,她说,原来老板创业背后吃了这么多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现代诗歌界的奇谈怪论——专访河南农民诗人郑天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ts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