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到韶山研学,听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故事,内心有叹惋,也有振奋。真的是感慨良多。
从明达中学出发,坐大巴车前往毛主席的故居韶山。一路上,车行速度飞快,但还是看到了宽阔的湘江,水波浩渺,气度不凡。几分钟后湘江才看不见了。
空调车吹得我好难受,有点晕车。恰好导游开始讲毛主席的故事,我听着听着就忘了晕车的难受。
这个导游好会讲故事。他讲的几点很吸引我,韶山的由来。杨开慧的信件。毛主席老家村里的人,现在享受着毛主席带来的福祉。
这个导游讲韶山的由来,从解字开始。韶山的“韶”左半拉是音乐的音,右半边是召唤的召。相传舜帝南巡至此,觉得这里风景秀丽。就命人奏起了韶乐,结果引来了凤凰。所以这个字就是用音乐召来了凤凰,就是韶,代表着美好的意思。意思是有凤来仪。孔子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可见韶乐多吸引人,有着巨大的魅力。因为听乐而沉醉了。去一个地方旅游,如果不知道这个地方的文化。这种旅游就变成了单纯的看风景。一旦有了文化的底蕴,哪怕一块普通的石头,也就赋予了非凡的意义。因为有这样美妙的故事,在没见到韶山之前,已经觉得这个地方是个圣地了。不仅有传奇的故事,还是一代伟人毛主席的出生地,让韶山这个地方,立刻具有了无限的吸引力。
毛泽东一生有四任妻子,杨开慧是他的第1任妻子。杨开慧是毛泽东在湖南师范的恩师杨济昌的女儿,美丽而聪慧。他和毛泽东育有三子,毛泽东闹革命的时候他全力支持,在红军反围剿的时候,她在长沙被捕,牺牲的时候年仅29岁。监狱里,反动派对他威逼利诱,说只要他在报纸上都和毛泽东脱离关系,就立刻放了他,但被拒绝。这里面最让我动容的是,毛泽东闹革命好几年不回家,他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安抚老人,还担心到处被通缉追杀的丈夫的安危。内心的这份苦,没有地方倾诉,于是诉诸笔端,他为毛泽东写了四五十封信,藏在了自己家房子的砖墙里。但这一份思念,这份挂念,这份担忧,以及对丈夫的爱,却一直没有被毛泽东看到。因为这些信是在80年代重新翻修杨开慧的老房子的时候,在墙缝里被发现。50年,经历了社会的大变动,经历了战争,这些信的颜色变了,但那份真挚真切的情感,依然在纸上流淌。大型实景剧《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其中演员的那些台词,就出自这些信件。经过演员的亲情演绎,让人潸然泪下。
在任何时代真情永远是最动人的。杨开慧作为主席的夫人,在那个年代,他经历了内心怎样的煎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孩子们都睡熟的时候,倾吐着自己的心声。而这些信件又不知道该寄往何方,于是自家墙缝里是一个安全的去处。尽管杨开慧是知书达理的新式女性。但处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对这样的情况。这又是怎样的无奈呀?那个年代,做妻子难、做革命家的妻子更难。
湘潭市韶山冲,因为是主席的故居,这里生活的人们,受到党和国家的特殊的照顾。听导游讲,韶山冲的村长是人大代表,每年都会去北京开会。村里的住房,基本都是国家帮助建的,个人只出一少部分资金。村里的孩子只要考上大学,学费也国家也会负担一部分。主席的恩泽惠及当地百姓。也惠及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受到安全踏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进毛主席的家乡,看到简洁干净的房子,看到主席小时候住过的床,学习的地方,生活的地方。没想到就是这个小小的地方,诞生了一位改天换地的英雄。一边走一边听导游讲解,居然又知道了这么多的历史故事。真的是不虚此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