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之前和学习记录。突然发现之前的一些课程并没有很好的消化呢,有些东西并没有真正的吸收,最近走得有点快了:除了正在坚持的“教育行走”和“一起写吧”还有参加公益学习,今年还报了两门新网师的课程,最近又报了尚书的学习,也都没有真正的融入进去。
虽然弄得忙忙碌碌的,但感觉还是挺开心的,尤其是昨天学习时勇敢“争取”了更多的发言机会,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说我这次说的金句特别多,还说我有点才不外露……老实说这些道理我确实早就懂了一些,但一方面没有机会实践,另一方面学得多说(做)得少,自从参加了教育行走,尤其是那句“不管三七二十一”,大胆行动起来的气氛让我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动力。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地进入到“教育行走”2020线上会议到“抢”了主持人,“抢”来了分享者……到坚持到现在的“教育行走一起写吧”管理员。既锻炼了我的勇气,敢于主动去争取一些机会,而且写作的过程也让我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了复盘,可以更好的吸收和消化,同时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学得多,说(做)得少的弊端,虽然没有直接听众,但“一起写吧”的伙伴们给我的支持让我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回头看看这几年来“一起写吧”的成果,从参加“一起写吧”我才开始使用简书,现在已经有了这么多的收获,回头看看简书记录,有些问题还依然存在,有些好的方法技能也还没有很好的运用,比如一些好的习惯,我还没有养成,时间象限法也没能坚持,以至于浪费了许多时间,有时又主次没分清,最主要的还是自我成长一块,以前总是想把学习到的东西再输送出去,现在觉得那就是一个“搬运工”,而且又不可能完整的搬运过去,而实际上应该是吸收消化转成自己的东西。
而且输出这块,也不应该局限于传统方式,这学期到山村学校,发现虽然条件没有城乡那么好,但也没差多少,理念上因为同属一个县,也都差多,而且现在领导也大多“明哲保身”。但好在是寄宿制学校,学生住校,这样和学生接触的机会就多了,也就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和学生进行交流,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小学到中学(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有很多学生把我当作了朋友。接下来我想组织他们课间做一些有益的团体活动(游戏),逐渐培养他们养成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正好这次为期两周的线上课程也是针对山区学校的,做助教的同时也要好好学习学习,包括以前的课程,而且正在筹划通过网络平台:视频号,公众号等方式去影响到更多的人,同时也成长自己,在教育行走的路上走得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