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的艰辛与危险
翡翠产于缅甸,缅甸经济相对落后,先进的掘进机也很少,每一块翡翠的挖掘,都凝聚着挖玉人的心血。
很久以前,挖玉人无法将大块的翡翠从土层里挖掘出来,常常用柴火把块体烧透,泼上冷水将之砸开,然后捡有绿色的块体。
又因切割费时费力,对挖出地面的大块体也常用此法进行破碎。
这种技术十分落后,但是现在大部分的缅甸人还是继续在使用着这个方法,他们不会勘察,在哪里挖,完全凭的是经验和运气。
每年缅甸向世界出口的翡翠原石只有75吨,这个数字看似很小。
然而挖玉人每年要挖几百吨甚至上千吨的石料,才能挑出这样的75吨翡翠原石。
矿区战事频发
缅甸北部地区是分布着很多翡翠矿点,全球出产翡翠的国家不只缅甸,但是宝石级的翡翠90%出自缅甸北部地区。
近些年来,缅北战事不断,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生命财产的威胁,也严重影响了翡翠的开采和交易。
就在前几天,缅甸政府军对克钦独立军的突然炮击,也让三哥在场口的搭档心惊胆颤,匆匆逃亡山下相对安全一些的难民营。
不要说处于战争中心的矿区,在中缅边境,经常都能听到来自缅甸那边的枪炮声。
由于产量的减少,翡翠原石价格进一步上涨。
而成品价格出现两级分化:
中高档成品价格坚挺,且稳中有涨;
低档成品将以消化库存为主,价格略有下降。
原石赌性巨大
翡翠原石外部具一层风化皮壳,风化壳俗称“皮”古称“璞”,是原生翡翠毛料经地质风化作用形成的产物。
这层皮以致人们无法直接观察翡翠内部,因而难以判断翡翠内部质量。
俗话说:“神仙难断寸玉”就是这个意思,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也没有器械可以探测出翡翠原石的内部种水如何,是否有绿。
也因为翡翠的赌性之大,人们很难判断表皮之下的玉石纹路走向和颜色分布,即便打开之后,依然会有各种突发因素影响着最终的成品外形。
因而,很多雕刻师是一边雕刻一边完善自己的定型结构,大框架打下之后,细节方面需要不断地根据原石特征加以改进。
脆性带来的雕刻难度
翡翠是一种特殊的“毯状构造”的玉石,它具有良好的坚固性,如不与硬物撞击,是不容易破裂的。
不过翡翠脆性大,这也就给挖掘、雕刻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雕刻时需要匠人心手一致,丝毫大意便会带来极大的损失,很容易就浪费了一块难得的翡翠原料。
总而言之,每一块翡翠都来之不易,且戴且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