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南阳师范学院读书
如何在一年内阅读100本书

如何在一年内阅读100本书

作者: 周安吉 | 来源:发表于2018-03-13 17:19 被阅读0次
    先放一张去年豆瓣统计图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去年读过的110本书里,包括绘本、教材、小说、工具书、科普、散文、评论、游记等各种各样的题材。基本上从头到尾读完才会标记“已读”,没读完的不是“在读”,就是未标记。排除一些绘本和教材,大概读了100本左右。去年底发了2017年读书心得,被人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在一年内读100本书,以及怎样挑选读的书。刚好有空,简单来说说我自己的读书经验。

    已经停产的Kindle touch

    1.   电子书 vs 纸质书

    在亚马逊中国推出电子书之前,我就网购了一台Kindle touch,如获至宝。除了不能在无光环境下看书,几乎没有其他缺点。要知道Kindle touch还可以进行文本朗读和背景音乐播放!后来别人送了一台Kindle voyage,使用感受简直是质的飞跃,从此夜里看书不是梦。Anyway,kindle并非今天讨论的重点,重点在于电子书还是纸质书的取舍。自从开始定期断舍离,我几乎没有再买过书,一是从我自己的阅读结构里看,一年中有1/3的时间在看小说,而许多小说我看完就不再会看第二遍;二是深圳这个城市,图书馆资源非常丰富,许多想看的书都可以直接在图书馆找到,甚至预借到离家最近的自助图书机,100元押金,一次可以借10本书,实在没必要花钱买书。

    这并不是说读纸质书不好,恰恰相反,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去年一整年的书籍阅读中,纸质书占4/5,我阅读纸质书的速度远大于阅读电子书,而且纸质书的手感永远是电子书无法替代的。尤其是阅读绘画赏析、大开本铜版纸印刷的艺术类书籍时,会让你觉得纸质书是无法被取代。Kindle大多数时候,被我拿来看网文、ao3、以及各种微信文章推送。Kindle的大多数功能,在看中文的时候得不到明确体现,但是阅读英文时,Kindle实在称得上是神器之一。

    总体而言,我觉得习惯看纸质书的人,没有必要为了迎合潮流,特别去买一台Kindle,更多情况下,可以从身边的图书馆找找资源。如果图书馆不给力,各种网站大促也能够满足爱书人的需求。去年买了几本后浪出的铜版纸艺术类大开本,拿到手上的一刻,只觉得惊艳无比。至于Kindle的好处,网文爱好者应该不陌生,各种资源类网站层出不穷,在此不再赘述。

    九口山读书笔记

    2. 读书摘抄 vs 读后感

    我很讨厌摘抄,因为摘抄是破坏阅读快感的事。以前看到兴起的时候,如果停下来找出纸和笔摘抄,当下的情绪必然会受到干扰。后来有了手机自然就以拍照代替了摘抄,这个方式实在是懒人福音。但我不得不说,很多文字在合上书以后,不断以回音的方式在脑中盘旋,摘抄或拍照无疑是让它定型的最好方式,这一点类似上学写作文时,老师要求整理的好词好句。但是阅读带插画的书时,最好要做摘抄,还要带图,不然真的会忘记书里说的东西……

    相比于直接摘抄,我更加喜欢看完书之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整理后写成读后感。这一点私密的、不被外人所知的、属于读完书后再次回味的,就是我所谓的“读书的乐趣”。相比快速打字,我更喜欢在本子上写字。每每翻开笔记本,总能在看到字的瞬间,回忆起当时读书的片刻。更重要的是,现代生活方式里,写字已经成为一个非必要选项。为了固执地保留这一点爱好,我宁愿把时间花在写字上。当然,我也不是每本书都会写读后感,只有那些读完意犹未尽的才会。就这样写写停停,一年也差不多能有三十来本觉得好看又想动笔写下读后感的书。

    读书笔记或摘抄这件事不用强求,本来就是自我娱乐,开开心心就行,不用上纲上线。

    2017读书墙

    3. 自己找书 vs 书单

    我觉得读书是件非常主观,非常私人的事,别人觉得好看的书,不一定合你的胃口。所谓书单看看就行,mark再多,不读也是白搭。但是读书久了,遇到喜欢的书和作者的概率其实反而会大幅下降,大多数情况,盲选的书很容易遇到鸡肋。买书前先看豆瓣估计是条通行原则,不过最近许多新书作者爱组团刷分,有时候评分也不算太可靠。

    对于我而言,看的书多且杂,事前很少在豆瓣搜索,仅凭借作者、出版社、书名、装帧或封面(非常肤浅)、是否获奖而决定是不是要看。这么做的好处是,经常会有意外之喜,比如去年读到的《孵化皮克斯》。当时恰逢皮克斯《寻梦环游记》上映,随手看了本,没想到非常有意思。当然也遇到许多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只能硬着头皮快速翻完。如果是自己选书,想尽量避免选到鸡肋,其实从作者和出版社入手,是个不错的切入点。后浪出版的艺术类书籍、三联的新知文库、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科幻、新星的推理和悬疑、上海译文的外国名著、广西师范的理想国都是盲入不会踩雷的选择。中信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这几家出的多且涉及面广,但是偶尔碰到鸡肋的情况也不少。如果有喜欢的作者,或者看过某个系列的某本书觉得不错,顺藤摸瓜,看看其他作品,也不失为聪明的选择。

    至于书单,我始终觉得是非常私人的事。反正我基本很少根据书单来看书。之前研究生时,根据香港中文大学给本科生推荐的99本书单来看,并没有特别的体会,反而觉得有99这个数字悬在头上,非常有压迫感。在书单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阅读,比单纯地根据书单读书简单,而且有效的多。如果实在不知道读什么,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和很久之前凤凰出品的《开卷八分钟》都可以打开新世界大门,《我读》系列也可以收着,里面有不同人对于不同书的解读,比单纯的书单有意思多了。

    《广岛之恋》 by 杜拉斯

    4. 质 vs 量

    许多人对“炫耀”自己读书量大的人嗤之以鼻,认为这些人没有认真读,只是追求数量而不注重质量。我很费解,什么时候,读书多也要被挑刺。有些人天生喜欢读书,又能很快消化,读书之后也有自己见解,为什么一年读100本书,就会被人理解为“装x”,实在无法苟同此类评论。读书和学英语一样,存在精读和泛读的区分,除非是真切地需要使用某一技能而看的工具书,不然我们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以泛读为主。如果连泛读,也要求和精读一样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写作年代和背景对于行文的影响、角色在文中的内心活动,岂不是丧失了读书最根本的乐趣?

    之前看过一个访谈,访谈对象被问及如何选择书时回答,要先选自己喜欢看的书,让自己培养对阅读的爱好,然后看得多了,自然会对作品有所挑选,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存在所谓重量不重质的隐忧。对我而言,读书最大的乐趣在于,你看过这一本,然后在下一本中发现上一本的时候。你会心一笑,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

    图来自网络

    简而言之,不要给自己限定读书目标,凭借兴趣,读到哪儿算哪儿。不用也没必要给自己读书的压力,你将会是你读书的总和。

    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在一年内阅读100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aa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