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做好复盘

如何做好复盘

作者: afree_ | 来源:发表于2019-12-28 17:29 被阅读0次
    目录

    什么是复盘

    传统释义

    围棋术语,指下完一盘棋后,双方棋手把对弈过程重新摆一遍,看哪里下得好,哪里下得不好,哪些关键节点有不同甚至更好的下法,以检查对局中招法的优劣与得失,并从中寻找提高自己水平的方法。

    管理释义

    一句话概括:“做过的事情,再从头过一遍”
    对于我们经历过的事情,“从头”指的是‘从目的“开始审视和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

    本质

    考查“目标”和“结果”的Gap,根据差异,回顾、反思、探究、提升

    为什么要复盘

    对事

    战略上及时校准方向、调适路线
    战术上攻克具体难题、及时总结方法、不断提升经营水平

    对人

    规避重复问题:分析问题,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以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提升能力:积累经验,总结规律,并抽象成方法论

    核心价值

    巩固成功与改正错误

    什么时候复盘

    及时复盘

    高风险和高阻塞等任务行动结束后,花很短的时间再过一次整个过程,及时制定改进方案并落实。

    阶段性复盘

    大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阶段性复盘,思考原定的目标是什么,目前达成的结果是什么,阶段性地对目标或策略进行调整。

    全面复盘

    在项目或战略结束后,全面总结目的、目标以及达成的结果,过程中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哪些地方做得好,以及收获的经验教训和规律。

    如何复盘

    四步复盘法

    1. 回顾目标

    回顾当初的目的或期望的结果是什么

    抓手

    • 需求是如何从提出到立项的?
    • 想要实现的目标和收益是什么?
    • 最初的计划是怎样的?
    • 预期的风险和应对措施是怎样的?

    注意点

    • 分清目的与目标的不同,正确的目的保证目标的方向;清晰而适配的目标能更好地分解和保障目的实现。
    • 确定目的之外,最好能确定出可量化的目标或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标志。无量化或可考核的目标,很难保证目的实现,也难与结果对照评估。
    • 事前所提目的、目标不清晰,复盘时追补清晰,便于本次对照,提高下次定目标的准确度。可参考SMART原则制定目标

    2. 评估结果

    对照原来设定的目标找出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抓手

    • 最初的目标和收益有没有实现?
    • 最初制定的计划执行情况如何?(如进度计划、成本计划、资源计划等)
    • 预期风险是否发生?应对措施是否有效?
    • 发生了哪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有何影响?

    注意点

    • 首先要与原定的目标相比较,客观分析意料外的重要亮点或不足。
    • 亮点与不足同样重要,不能弱化亮点
    • 多引入外部典型事实样本,让我们的结果评估视野更广阔、结论更客观。

    3. 分析原因

    寻找成功的关键原因和失败的根本原因

    抓手

    • 叙述过程:实事求是的过程叙述,让复盘参与者知悉背景、对齐信息
    • 自我剖析:自己对做过的事情进行反思和分析,看看有哪些问题,有哪些成绩,并试着去找出原因,发现规律。
    • 众人设问:突破事件本身的局限,突破个人见识的局限。设问要多探索可能性,考察每一种可能性的条件,以及其边界。

    注意点

    • 成功时,主要看客观原因,多列举客观因素,精选自身真正的优势。
    • 失败时,主要看主观原因。多从自身深挖原因,狠挑不足以补足短板

    4. 总结经验

    总结体会、体验、反思、规律,以及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抓手

    • 我们从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新
    • 如果有人要进行类似的项目,我会给到什么建议?
    • 接下来我们该做些什么?需要实施哪些新举措?继续哪些动作?叫停哪些动作?

    注意点

    • 总结规律

      • 复盘结论的落脚点是否在偶发性的因素上?
        当复盘的结论落脚在偶发性因素上,那一定是错误的。如果复盘没有进入到逻辑层面,没有经受住逻辑的验证,则这样的复盘结论,一定是不可信的。

      • 复盘结论是指向人还是指向事?
        复盘的结论如果是指向人,则很可能说明复盘没有真正到位。因为复盘得出的是规律性的认识,而人是具体的,各不相同。指向事,则复盘到规律的可能性更高。复盘的结论不是指向人,而是从事物的本质去理解分析,这是验证复盘结论是否可靠的标准之一。

      • 复盘结论的得出,是否有过3次以上连续的 why 或者 why not 的追问?
        如果次数不够,也很可能意味着复盘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探寻问题背后的问题,找出答案之后的答案,这就是追问的目的。

      • 是否是经过交叉验证得出的结论?
        “孤证不能定案”是法律上的术语,用来比喻复盘得出的结论通过其他事情交叉验证,也可以为结论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保障。

    • 案例佐证
      除了从因果关系上去验证规律外,为了验证规律的可信度,还应该用其他案例进行佐证。这是从规律的适用性出发的一次实验。案例佐证面临着案例选择的问题,所选的案例应该是同类型的、同行业的,不能选取跟所复盘的事件无关的案例。

    • 归档复盘
      复盘进行归档,这其实也是知识管理的一种。归档将复盘得到的认识知识化或者形成方法论,更加方便传播和查阅,这让没有参与复盘的人也能掌握复盘得出的规律和观念,让新人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进行学习和参考,少走弯路。

    复盘模版

    项目复盘示例

    项目目标复盘

    项目进度复盘

    • 是否按照原计划交付时间交付?
    • 原计划的需求点实现了多少?哪些需求点没有按计划实现?每一个需求点延后原因分别是什么?
    • 哪些里程碑有延迟,延迟原因是什么?

    项目结果复盘

    • 项目中出现了哪些意外?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意外?
    • 用户对新增功能点的接受程度和项目规划中的是否一致?

    需求阶段复盘

    需求定义复盘:

    • 是否提供完整的需求输出,包括:原型、MRD、PRD、UML等
    • 设计师、交互师、开发人员分别对需求是否明确:如果出现需求不明确的情况,将会严重影响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 是否对典型用户和使用场景有清晰的描述?

    需求变更复盘

    • 需求变更次数:敏捷开发已经将需求变更的影响降到最低,但是较少的需求变更仍然是项目进展顺利的前提之一
    • 哪些需求变更影响了项目实际进度
    • 每次变更的原因:领导干预?前期考虑欠缺?需求无法实现?分析每一次的变更原因,可以在后期项目中进行合理的避免。
    • 每个项目成员是否都清晰的知道每一次的变更:只有每位项目成员清楚的了解每次需求变更,并做好充分的沟通,才能保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 项目成员是否能接收需求变更:这就要求每次需求变更,都要和相关人员做好沟通。

    设计阶段复盘

    • 是否确定视觉设计的最终审核人?
    • UI设计产出是否符合统一标准?
    • 设计工作是否影响开发工作的进度?影响原因是什么?
    • 产品设计工作在什么时候,由谁来完成的?

    开发阶段复盘

    工期评估复盘

    • 开发实施前,是否有充分的时间做工期预估:工期评估一方面是让项目成员能够对项目的整体进度有所准备,也是对项目需求进行详细梳理的过程。
    • 工期预估与实际开发时间是否有差异,及差异原因分析

    开发文档复盘

    • 是否有提供开发文档?
    • 开发文档是否符合规范

    突发状况复盘

    • 是否出现需求无法实现的状况?原因是什么?
    • 是否出现团队成员变动情况?如何应对成员变动?后期如何避免?
    • 是否出现功能模块与需求不符的情况?出现原因是什么?

    Code Review复盘

    • 是如何进行的:包括如何分工,如何复查等。
    • Code Review结果是什么?
    • 是否严格执行了代码规范?对不规范的代码如何处理?

    测试阶段复盘

    测试计划复盘

    • 是否有完整、准确的测试用例?
    • 是否有一个测试计划?这样的计划是否有效?
    • 团队是如何测试并跟踪产品开发效果的?

    测试工具复盘

    • 使用了哪些测试工具来帮助测试?是否可以持续使用?
    • 测试的时间、人力和软件/硬件资源是否足够?

    测试结果复盘

    • 哪个功能模块产生的Bug最多,为什么?
    • 哪些BUG出现回滚,原因是什么?

    上线阶段复盘

    验收复盘

    • 是否进行了正式的上线验收?
    • 在正式发布的过程中是否有出现状况?后续如何避免?
    • 上线前是否和运营、文案进行充分的沟通?
    • 是否检查了数据埋点,数据埋点是否满足运营要求?

    上线后效果复盘

    • 在上线之后是否出现重大bug? 为什么测试阶段没有发现?
    • 产品上线后的问题反馈渠道是否顺畅?
    • 产品上线后收集到哪些问题反馈?都是什么类型?如何改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做好复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bs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