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771187/8a05ab1d13b566f3.jpg)
1、伪安全,完美妈妈的内疚情结
林紫老师在书中举了一些实际案例,告诉读者,生活中存在这样一个群体——有完美情结的妈妈,会渴望给孩子完美的爱和完美的世界,明知不可能,却仍然将自己假设为全能的守护神,假定自己可以并且必须不犯任何错误的养育孩子,可以为孩子遮蔽所有外来伤害的侵袭;
于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会令妈妈心里波涛汹涌、自责内疚,甚至恨不能杀死那个“守护神”;
所以,很多完美主义的妈妈更容易被产后抑郁袭击;
这些完美主义的情结的生成,往往是因为这些妈妈把自己的安全感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之上,活在了别人的眼光中;
比如:书中Greace作为一个哪儿哪儿都很优秀的妈妈,却无法接受自己的女儿有些“丑”,甚至因此和女儿对掐,这个“完美主义”的凶神恶煞伸出两只黑手,分别扼住了母女俩的咽喉;
更有甚者,一个妈妈在逛商场时因为一个疏忽,孩子被电梯压断了手,妈妈很自责,最后竟然带着孩子一起自杀了!
多么令人难过的完美主义!
怎么办?——把他人肯定转变为自我肯定,不再依赖他人的目光来寻找自我价值感。
2、既然“完美主义”有这么多的弊端,干脆不要“完美”了
估计很多妈妈在看完这段内容之后,会有这样一种错觉:既然“完美主义”有这么大的弊端,有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么我以后干脆也不要事事追求完美了吧!
其实,这需要我们思辨来看待——比如:假如你之前有一些完美主义情结,那么当你知道了它的一些不足之处之后,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是否需要改进呢?是否需要放过自己、接纳自己、接纳他人、接纳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呢?
但是,假如你之前是一个“差不多先生/小姐”,那么你就不能对号入座,而是要尽量做到尽心尽力了;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进行“不对等的比较”,比如:你看到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学霸,如果你想对比她的各个方面,那么你很有可能会焦虑;
但是,如果你对比的是自己,对比的是过去的自己,把成长看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那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要有一点进步就是值得庆幸的;
赢,就是比过去的自己强一点点。
还是那句话——想是问题,做是答案,行动才会有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