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严歌苓专访-李笑来

严歌苓专访-李笑来

作者: 七年新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8-23 09:12 被阅读0次

一、文工团背景,特殊的生长环境,让自己从小养成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包括人物、语言等等,从写军人好人好事写起,其实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可以写作。

二、读书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父亲有个书库,刚开始什么都读。第二阶段:后来有目的的读,看别人怎么描写,注意作者的文字和思想。第三个阶段:系统的读书,在美国读书期间养成。

三、自己的写作感受是从容易到难再到容易这么个过程。确实需要一定的天赋,和画家钢琴家舞蹈家等等类似。。。一半靠天赋一半看努力。尤其努力这部分,要有自我约束力,写不下去也要写,每个关口都是要自己去突破。

四、有一次参观美国艺术基金会,那里自由的讨论作品,还出了很多优秀作家,令人向往。决定从零开始系统学习西方写作。

五、在美国学习写作期间,除了读之外,更让你去模仿。从模仿开始,最好的训练就是不停的写,最可怕的就是不写。很多作品都是在这个过程中萌发出来的。

六. 怎么收集素材?这么高产是否和丰富的经历阅历相关

  1. ,7岁就开始像成年人一样做事,各种经历各种观察。下雨天捡钢镚的例子(这也是善于观察的结果,雨天人们掏东西聪明,而且钢镚掉在地上没有声音)同时两条腿走路,一个是阅读,一个是人生阅历。

  2. 和别人聊天会记住别人的故事,少讲话多听就能得到很多细节。生活比小说还精彩。凭空想象很难

  3. 体验生活而来的素材,当地走访,二三十年的各种收藏,可以说需要花大量时间。一个作家只写自己的东西,那还不如写日记,而且很快就写完了,所以要收集大量他人的故事。举了一个写熊的故事。。。

  4. 故事都是拼来的,世界各地跑,听各种故事,第二天还会去想,各种反刍,而且会长期反刍,一旦觉得值得写了,才会写出来。

  5. 细节和灵感,记住的故事会进一步开会,以前用笔记本,后来用手机记录
    每个故事有个大概轮廓,但细节就要去各种搜集,书籍和和别人聊天等等。要读几个月方方面面的资料。

七、基本上可以3-4个月写一部小说,一天2-3千字,总之习惯一鼓作气,尽量不中断,一旦中断再找回感觉就很难了。

未来期望读半年写半年,读书对写作很重要。

相关文章

  • 严歌苓专访-李笑来

    一、文工团背景,特殊的生长环境,让自己从小养成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包括人物、语言等等,从写军人好人好事写起...

  • 扶桑和宛瑜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严歌苓和李碧华的。文章中说,李碧华是天才型作家,严歌苓相比之下较为平庸。其实在我看来,严歌...

  • 关于《芳华》一些想法

    拖拖沓沓一天半算是看完了。 怎么说呢我是冲着严歌苓来的,很久以前因为一个男孩接触了严歌苓,他很喜欢严歌苓,我很喜欢...

  • 今日荐书《严歌苓中短篇小说自选集:白蛇+天浴+穗子+少女小渔(套

    《严歌苓中短篇小说自选集:白蛇+天浴+穗子+少女小渔(套装共4册) (严歌苓文集)》:严歌苓亲自选篇,收录最精华最...

  • 赌局里的人生

    《妈阁是座城》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严歌苓,那种自成格调,出笔脱俗的女作家,与李少红导演细腻舒展的拍摄风格相结...

  • 美丑之间

    ——严歌苓《审丑》读后所想 一 喜欢严歌苓,不论是短篇还是长篇,每个故...

  • 《天浴》(当年的电影还是禁片)

    作者:严歌苓 电影《梅兰芳》《金陵十三钗》你知道是谁写的吗? 对,就是本文的作者,严歌苓。 严歌苓是一位美籍华人,...

  • 读《天浴》

    严歌苓的中短篇小说集,严歌苓的长篇我只看过《寄居者》,但是严歌苓真的是影视改文学的“大户”,好多她的作品,都被搬上...

  • 读《铁梨花》

    《铁梨花》由严歌苓的父亲萧马创作,后由严歌苓改编成16万字的小说。严歌苓二十岁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天浴》、《少...

  • 严歌苓的散文随笔和小说一样吸引人

    《波西米亚楼》作者严歌苓,天津人民出版社。本书收录了严歌苓发表的散文和演讲,按照经历、类型分类,是严歌苓当时生活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严歌苓专访-李笑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fb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