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工团背景,特殊的生长环境,让自己从小养成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包括人物、语言等等,从写军人好人好事写起,其实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可以写作。
二、读书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父亲有个书库,刚开始什么都读。第二阶段:后来有目的的读,看别人怎么描写,注意作者的文字和思想。第三个阶段:系统的读书,在美国读书期间养成。
三、自己的写作感受是从容易到难再到容易这么个过程。确实需要一定的天赋,和画家钢琴家舞蹈家等等类似。。。一半靠天赋一半看努力。尤其努力这部分,要有自我约束力,写不下去也要写,每个关口都是要自己去突破。
四、有一次参观美国艺术基金会,那里自由的讨论作品,还出了很多优秀作家,令人向往。决定从零开始系统学习西方写作。
五、在美国学习写作期间,除了读之外,更让你去模仿。从模仿开始,最好的训练就是不停的写,最可怕的就是不写。很多作品都是在这个过程中萌发出来的。
六. 怎么收集素材?这么高产是否和丰富的经历阅历相关
-
,7岁就开始像成年人一样做事,各种经历各种观察。下雨天捡钢镚的例子(这也是善于观察的结果,雨天人们掏东西聪明,而且钢镚掉在地上没有声音)同时两条腿走路,一个是阅读,一个是人生阅历。
-
和别人聊天会记住别人的故事,少讲话多听就能得到很多细节。生活比小说还精彩。凭空想象很难
-
体验生活而来的素材,当地走访,二三十年的各种收藏,可以说需要花大量时间。一个作家只写自己的东西,那还不如写日记,而且很快就写完了,所以要收集大量他人的故事。举了一个写熊的故事。。。
-
故事都是拼来的,世界各地跑,听各种故事,第二天还会去想,各种反刍,而且会长期反刍,一旦觉得值得写了,才会写出来。
-
细节和灵感,记住的故事会进一步开会,以前用笔记本,后来用手机记录
每个故事有个大概轮廓,但细节就要去各种搜集,书籍和和别人聊天等等。要读几个月方方面面的资料。
七、基本上可以3-4个月写一部小说,一天2-3千字,总之习惯一鼓作气,尽量不中断,一旦中断再找回感觉就很难了。
未来期望读半年写半年,读书对写作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