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温故而知新,有一些全新的感悟。
都说做老师要有爱心,也要有耐心和细心,尤其对于一年级老师来说,更是如此!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入小学,行为习惯需要学习,生活方式需要教育,学习习惯需要培养,而因为孩子们年龄小的特点,这些东西教起来既不能快,又不能急躁,必须一点点慢慢来。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沟通不畅”的问题,比如小孩子和同学发生摩擦了,不敢跟老师说或者没机会跟老师说,回家告诉家长,家长反过来可能还会责备老师不细心,但其实老师可能真的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有的时候老师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小孩子不舒服,问起来有的孩子可能又不愿意说或者讲不清楚,或者声音很小很小,根本听不清,这些都需要老师们一点点慢慢解决。
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一年级是先去餐厅的,吃完之后高年级学生再去,这样能够错开吃饭时间。可是总会发现,每次高年级学生都到餐厅了,一年级孩子们还有个别没吃完饭的,磨磨蹭蹭甚至会排到高年级学生后面,整个吃饭时间持续半个小时以上。也有的可能不想排队或者看别人都吃完了,着急离开餐厅,于是没吃饱饭就离开了。一年级孩子和大孩子还不一样,饿了渴了都特别影响他们。班主任起先只是觉得这些孩子吃饭太慢,可是也没有在中途玩耍啊,怎么回事呢?后来经过观察,这些孩子吃饭吃的比较多,而打饭的人一般会给小孩子打少一些,吃完可以再去打饭,于是他们吃完后就要重新排队,自然别人吃一次,他们吃两次就吃到了最后。了解了这个情况之后,老师便刻意留意了这几个孩子,然后在打饭时站在窗口处,轮到他们就特地交代打饭的阿姨给他们多打一些,免得他们来回排队,这样既能保证他们吃饱了,又解决了吃饭“慢”的问题。
这个故事真正体现了一个细心的老师是如何发现问题,又是如何智慧的解决问题的,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可能还有很多,但我觉得想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有的老师也许看到了学生吃饭慢,但却不会关注到学生有没有吃饱或者背后的原因,也就很难想出这样的解决办法,而且这样的办法是需要老师站在一边用心的“守护”着孩子们的,所以只有那些真正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的人才能看到吧,也只有真正目中有“人”的老师才能做得到!
心中有爱的老师,才能看到孩子哭泣的背后是柔软的在乎;心中有爱的老师才能关注到学习不好的孩子也有可爱的一面;心中有爱,才会感受到教育中点点滴滴的美好、琐碎都是幸福;心中有爱,才能看到云彩背后灿烂的阳光……
了解儿童,喊口号容易,真正想要做到并且做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一个懂得倾听孩子心声、愿意聆听孩子心声的老师一定可以在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好!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