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达这口“饭”
文/金侬
作者题记:
惊闻吴孟达因肝癌辞世,特分享这篇金侬发表于2006年的旧文,以纪念这位曾经一度给人带来欢笑的香港喜剧明星。
越来越多的港台明星到中国大陆来拍戏。在周晓文的剧组里结识了动作明星万梓良,在广州电影节上结识了偶像明星汤镇宗,现在,有人给我介绍,坐在我对面的是正在大陆拍《新江山美人》的喜剧明星吴孟达。
吴孟达是谁?我找个熟人连忙问。
熟人说,你怎么连吴孟达都不认识?他可是香港除周星驰以外数得上的大牌喜剧明星。看过《鹿鼎记》《大话西游》《他来自江湖》《九品芝麻官》没有?有多少周星驰当主演,他当配角的影视剧,数都数不过来。
我越听越觉得有眼不识泰山,只好怨自己平日太少看港台片,这方面太无知。
吴孟达对我的无知很宽容。他用香港国语对我说,我们也就是搞笑啦,照有些人来看没啥意思啦。我们有时也觉得肤浅,可是,老百姓还就是爱看啦;他们爱看就有市场,有市场,我们这碗饭就能吃下去啦。
一番开场白说得很实在,全然没有某些大陆演员一上来就说追求就说奋斗就说热爱艺术的豪言壮语。这是港台演员与大陆演员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大陆演员作为表演艺术家的优越感很强,而港台演员则把演艺当作是一种生存手段,一项营生,一只饭碗而已。
辩证地来看,这一方面说明在大陆,表演艺术家还是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比如他们有职称,有一级演员的头衔,有堂堂正正的工作单位,比如北京人艺、国家话剧院等等,还有根据头衔在单位领发的工资;另一方面则说明大陆演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靠国家养,比较缺乏生存危机和文化的市场意识,如果港台演员和大陆演员这两方面能够互补,相得益彰就好了。
事实上,吴孟达的“搞笑”,确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在市场上下的功夫很深。
有一阵子,他发现电影基本上是十三岁到二十岁这一年龄段的观众看的,为了赢利这一部分观众,他便努力研究这些人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在平时演戏的时候,尽量避免出现自己小时候反感的一些动作。因为将心比心,自己十三岁到二十岁时的所喜所恶,必也是这部分看他影片的观众的心理,把这一点琢磨透了,他就在观众的心目中站稳了脚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大约三、四年间,他片约不断,可说是那一段时间香港出镜率最高的演员。实践证明,他研究市场的路子是走对了。
跟许多香港演员一样,吴孟达除了在香港演员培训班经过短期培训外,更多的时间是在拜师学艺,他一度师从关海山。
我问他,你们在香港无线演员培训班里都学些什么?
他说,也是斯坦尼啦,什么自我控制啦,什么表演情绪啦,什么演员的修养啦。看来,跟“中戏”学的差不多。所不同的是,他们的学期较短,学员更多的是在实践中领悟和提高,在剧组里摸打滚爬。
在演艺实践中,吴孟达一向刻苦努力。他认为,演员是没有学成毕业这一说的。如果谁认为自己已经毕业了,可以不用再去学什么了,那他的艺术生命也就到此为止了,他就应该退休别再演戏了。
就拿他来说,演了二十七年的影视剧,看过不计其数的影视作品,最近一看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又觉得学到了不少东西,知道电影还可以拍成这样。
还比如他拍了那么多喜剧片,到了跟周星驰合作,又发现了“搞笑”的许多新路子,有些是他以前从未尝试过的。这使他很兴奋,便在戏下面跟周星驰热烈地探讨,一聊起来就是一个通宵。
许多观众以为“搞笑”很轻松,是顺手拈来的事情,殊不知他跟周星驰为了设计一个动作就要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银幕上几分钟的笑料,凝聚着他几小时几十个小时甚至几天的心血。
在片场上,吴孟达从来不拿剧本,不明底细的人会以为他不拿拍戏当回事。可是,有谁知道,吴孟达对剧本所下的功夫,到什么程度?有些段落,他已经自己先演过了好多遍,自己的这一道关先过了,再去片场实拍,他就胸有成竹,连剧本也不拿了。
一直在商业片里跌打滚爬的吴孟达也曾想去拍文艺片,而文艺片的名导演如王家卫等也有请吴孟达加盟文艺片的意思。王家卫拍《阿飞正传》时,就跟他谈了整整一个晚上。
吴孟达的意思是,不管商业片还是文艺片,只要片酬合适,他都可以拍。这又回到最开始的话题上来,不管拍商业片还是艺术片,吴孟达都是为了吃好演员这碗饭。
吴孟达这口饭,也许太商业,会为某些大陆演员所不屑,但他注重市场,永远从市场中调整自己戏路子的做法对转型时期的中国大陆演员,还是很有启发的。
附金侬书法一幅: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 其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