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七天,四天都下了雨,泡在雨里的不止假期,还有婆婆那一亩没来得及收的玉米。
年过六旬的婆婆种了一辈子庄稼,即使现在定居县城,也不舍得把地给别人种,无论做儿女的怎么劝说,依然固执的每周末回老家一趟打理庄稼,风雨无阻。婆婆总说,种地就有的吃,有吃的就踏实,没挨过饿的我们不懂。我们虽然不懂这种踏实感,但我们都孝顺,国庆节一放假就陪她回老家准备收玉米,奈何天公不作美——雨一直下。婆婆看着阴雨绵绵的天,急得嘴上长了两个大火泡。
天无情,人有情。大姑姐和二姑姐怕累着婆婆,天刚亮就过来啦。前几天还远在贵阳的三舅和三舅妈,今天一大早竟出现在我家,三舅见到婆婆哈哈大笑:“二姐,掰玉米不叫我,在家都闲得长毛了!”这话没说完,三舅的电话就响了,是公司那边的业务电话。三舅西装革履,穿戴整齐,看来帮婆婆掰玉米应该是临时起意。
我们整装待发的时候,出乎意外的大姨,竟然也来了。大姨七十多,早早定居安阳,下地干农活估计得是三十年前的事吧?怎么也来啦!
大姨揽着婆婆说:“我都回来多少天了?你都不去找我玩,都是这一块地让你不心静,我来跟你哆嗦干净,再去我那玩几天。”
大家担心大姨身体,纷纷劝她在家等候。不愧是婆婆的姐姐,比婆婆还固执,完全不听我们的劝阻,非得一起去掰玉米。无奈之下,在她答应量力而行后才妥协带她一起。
最后,上到七十老妪,下至3岁孩童,我们一家老少11口人浩浩荡荡地朝着那一亩玉米地进军。
黑云翻墨的天气,一日入冬的寒气,丝毫不影响大家抢收的士气。一方不大的玉米地,响不断孩童的笑语欢声,道不尽久别重逢的家常琐事。不出一个小时,玉米运送到家里。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玉米的画面更是一片其乐融融。即将结束时,老公开始给婆婆计算种地成本,每年都算,算到最后必定稳赔不赚,然后顺势劝婆婆不要种地,既累又不划算。
婆婆却笑呵呵地说:“要不是我种这点儿地,你们放假回来不?过年都没现在聚得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