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解读《相约星期二》| 米奇·阿尔博姆

解读《相约星期二》| 米奇·阿尔博姆

作者: Cathy余志春 | 来源:发表于2019-09-28 21:07 被阅读0次

    【题记】

    • 本书以教授临死前给作者讲述的十四堂人生课为线索,平铺直叙地叙述了十四个主题,文字直扣人心。读完本书,留在脑海中印象深刻的三个词语是“讲和“ “死亡” “爱”。
      • 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 与生活讲和;
      • 境界,让生活充满韵味。死亡,让人生归于纯净;
      •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一:十四个星期二,十四堂课,十四个主题

    • 世界
    • 自怜
    • 遗憾
    • 死亡
    • 家庭
    • 感情
    • 对衰老的恐惧
    • 金钱
    • 爱的永恒
    • 婚姻
    • 文化
    • 原谅
    • 美好的一天
    • 道别

    二:读后感

    • 对“衰老”的理解
      • 对于衰老,大部分人的潜意识里是抗拒的,甚至是有些害怕自己慢慢走向衰老的。季羡林先生对于衰老的诠释和解读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一切顺其自然。
      • 米奇先生对于衰老的态度则是乐于接受老,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也更加丰富。年轻人有着年轻时的浅薄和无知,老年人有着年老时的成熟和富足。
      • 董卿曾经在《朗读者》节目中说过:“上天很公平,在给予我们皱纹和白发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智慧,那是曾经年轻时所到达不了的境界。”
    • 对“死亡”的理解
      • 米奇在本书中谈论到: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做好准备。这样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加珍惜生活。当你意识到自己快要死去时,你看问题的眼光也会不太一样。而且与此同时,所做的工作就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会更多得满足于精神上的追求。
      • 季羡林先生在《季羡林谈人生》一书中阐明了自己对于死亡的观点。他信奉陶渊明的一切顺其自然而为之。“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面对死亡,泰然处之即可。
      • 毕淑敏老师在《文化地理散文》和《写下你的墓志铭》两本书中有专门章节谈论到死亡话题。她认为越是能平常看待生死,越是能珍惜我们的现在。不要把死亡看成是污秽、凄惨、恐怖、丑陋的事情。既然每个人一定要走过的阶段,那就让它正常化,从容化,洁净化,温暖化,不但对他人是一种仁慈,对自己也是一种亲切的关爱。让死亡回归家庭,有尊严地死去。
      • 对待死亡,我很赞同毕淑敏老师的那句话“死于自然规律,死于理智选择过的自我终结,死于我认为有必要付出自己生命代价的事业”,死得其所。或许死亡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倾听了长者们对死亡的诠释,让我意识到应该“不念过去,不畏将来,好好珍惜现在,活在当下,过好当下的分分秒秒”。

    三:点评

    在这里想引用宋代大儒朱子的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一寸金。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赠送给自己,同时也赠送给看了此文的读者们。不管生活是如何的一地鸡毛,依旧珍惜光阴,好好活着。何为人生?自我修炼的旅程。最后很感谢遇到这本书《相约星期二》,读完让我释怀了很多东西。跟自己和解,跟周围的人和解,跟生活和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相约星期二》| 米奇·阿尔博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op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