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继承传统,祝愿未来——“冬至”考

继承传统,祝愿未来——“冬至”考

作者: 风月无边未可期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20:49 被阅读77次

    据百度文库记载:周朝时民间就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因为周历的正月是夏历的十一月,所以正月和冬至是在一起的。汉武帝采用了夏历(现在的农历)后,才把冬至和正月分开。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在北半球,冬至这天的白昼是一年中最短的,而南半球则是白昼最长的一天。

    自汉朝起,视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贺冬”仪式,还要放假。《后汉书》中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故从皇帝至黎民百姓都要放假,关闭边境,停止生意,大家皆锦衣玉食相互馈赠,访亲拜友,开心过节,这些传统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清嘉录》中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我国岭南地区直到现在,还保持着过小年比正月还隆重的习俗。潮汕人在冬至这天主要活动就是祭祖,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三牲和水果,其中姜薯甜汤是潮汕人祭祖的必备佳品。祭祖扫墓都是为了祈祷祖先保佑子孙平平安安。天黑后,大人小孩围坐在一起吃小年饭,潮汕人喜欢打边炉(就是火锅)三鲜火锅搭配姜薯、菌菇为底料,还要吃糯米丸、各种烧腊,如烤乳猪、叉烧、叉鹅、烧鸭、烧鸡等,是不是听听都要馋掉下巴?在岭南湿冷的冬节,端上来一炉暖意浓浓的火锅,暖了人、暖了心、暖了这个寒冷的季节……

    我国地广人多,各地都有冬至节特定的食谱。如上海人吃花糕、八宝粥、团圆饭、汤圆、赤豆糯米饭、甜白酒、服膏方等七样。前六种好理解,最后一样“服膏方”就是在冬至前要去中医院请脉,根据脉象中医师会开具膏方贴,医院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药方分别进行熬制,然后将熬制好的膏方药膏放入一个个小袋,冬至日开始服用,每天吃一袋即可,不为治病只为调理。晚上天黑前所有家庭成员必须回家,围坐在桌边吃花糕、赤豆糯米饭、喝八宝粥,现在的人们吃这些食物颇有仪式感的味道,待这些传统食物吃过后,便是一桌美味佳肴的大餐。江南地区还有个民谚:邋遢冬至清爽年,清爽冬至邋遢年。意思是如果冬至这天雨雪阴天,那么正月过年时一定是好天,反之亦然。在上海生活了好多年,好像还挺灵验的。

    我国北方的习俗又有不同,大家都听过“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如北京的冬至就有吃馄饨和红豆粥的习俗,还要吃饺子、火锅等。

    盘点各地冬至饮食,广东最隆重,杭州最节俭,前面说过了广东的隆重。而杭州人冬至这天据说全天都吃年糕,早上吃芝麻粉白糖拌年糕,中午吃油墩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则吃雪里蕻肉丝、冬笋丝年糕汤。归纳起来就是早上拌着吃,中午炒着吃,晚上则吃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糕糕(高高),图个吉利。

    在祖国宝岛台湾,冬至日还保留了用“九层糕”祭祖的习俗,用糯米捏成各种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蒸熟后用来祭祖,以示不忘祖先。九层糕以糯米、腊肉、花生、赤豆为原料,放进蒸笼分层蒸成各种动物形状,美味又好看,就像精美的艺术品刚刚出炉。

    从冬至这天起开始数九,北方有民谚曰: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还有类似江南地区的民谚,如:“晴冬至,年必雨”等。

    唐朝诗圣杜甫在某年小至日(冬至前一天)描写冬至的诗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诗句的意思是,天时人事的变化太快了,转眼又是冬至,过了冬至白昼渐渐长了,气候也渐渐暖和,那离春天还远吗?这首诗应该是描写冬至比较经典的诗句,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充满了对春天的渴望……

    冬至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从全国各地的祭祀习俗和饮食习惯来看,都是为了表达不忘祖先,继承传统,祝愿未来的心愿。值此冬至将至之时,谨以此文略表对祖国和传统文化的挚爱之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继承传统,祝愿未来——“冬至”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vu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