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歌曲》中惊见戴荃,少年时的离经叛道还依稀可见,参悟人生却道行很深。一首《悟空》,惊为天人。词曲配,壮阔且悲,唱尽悟空的英雄无奈。唱罢,留人于不可自拔之地。
忍不住要去搜搜更多的信息。知乎有几处评语我甚喜爱:
悟空踏上西途就已经一千多岁了,神佛魔鬼三界六道里都算中年了,众生眼里他只是个皮猴,可千年间多少爱恨情仇生死沧桑没人倾听的,他太孤独了,不死也是一种痛苦,这一点周星驰理解,年近中年的戴荃也理解。武艺高强却有金箍做枷锁,生來自由却前路迷茫,这首歌最打动我的就是这份盖世英雄的苍凉和无奈,这首歌是音乐界有史以来对这个人物的内心最深刻的解读。最近的动画片大圣归来里为主角设计了玩世不恭的痞气,转而赋予悲天悯人的性格和使命感,倒是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一位评论说:
听《悟空》时,起先只是觉得曲调不错,是喜欢的古风类型,结果从“叫一声佛祖,回头无岸”开始,下巴是再也没合上过。与许多评论不同,相比起中意于那一句婉转的“佛祖”,我直接被“回头无岸”这四个字来了个当头一棒……从大闹天宫意气风发的齐天大圣,到日夜被妖怪仗势欺负的悟空,再到最后“修成正果”的斗战胜佛,佛门多了的只是只猴子,天地间少的却是一股再无来者的热血。如来冠冕堂皇的一句“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怎非不是给孙悟空戴上了一个更高深的金箍?有形的束缚尚且可以逃离,可以摆脱,那无形的禁锢呢?
虽然不想看过多的技巧分析,但是还是要了解“曲”如何对“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下半段一开头用了一些所谓“拗口”的词,其实正是慢慢将风格引向古风,加入禅意,文白相间的特点浮出水面(加笛子也是这个作用),到“且怒且悲 是人是鬼”段,铺垫基本完成,加上一句“心有魔债” ,与题目《悟空》在形象塑造上(非人非鬼)和立意上(虽未悟到一切是空,但已找到根业魔障)高度契合……
到目前为止这首歌已经是很有流行性的作品了,可以感觉到《折子戏》等作品的味道,但是它的优秀就在于不停留于此,而向着更精妙的音乐性上迈出了惊艳一步。
衔接段:
笛子戏份增加,转调成京剧曲配乐风格,平行跟进变音电吉他,底层在爵士鼓下有铙钹埋伏笔,而那句“叫一声佛祖” 听到简直头皮一炸,唱腔的戏曲尖音跟笛子的转调一配,活脱脱一句《北京一夜》(陈升版)!
歌词上持续跟进,“回头无岸 生死无关” 把空的“悟”的过程和“难分明 难断”迷惘混沌的过程交织糅合,同时音乐加快节奏推情绪,铙钹渲染的心理躁动(大放异彩的民乐器)扣人心弦,情绪临近最高点!
总之,衔接段大赞,使整首歌跳出一般流行古风,向着《北京一夜》这样的艺术作品方向转变……
B段副歌:
情绪进入次高点,歌词“有何用“又如何””充满对自我的质疑和反诘,两个“还是”,迷惘混沌感满溢,此段配乐复杂但是听感和谐,不论民乐器还是摇滚乐,以及和声部分,都与歌者高度契合,最后“金箍当头 欲说还休”充满无奈,但仍是“悟不透”的层级。
然后进入短暂音乐solo,继续酝酿情绪,开唱两句两个“我要”,配乐急起急停,歌者放肆呐喊,充满对“悟不透”“看不空”,只能用破坏毁灭一切来发泄,来安抚痛苦和孤独感(此时我已经燃到不行了)的那种无奈,太棒了。
但是还没完,歌曲来到最高音“踏碎凌霄 放肆桀骜”(真'华彩),与前句“金箍当头 欲说还休”形成完整对立意向,同时各自呼应前句“回头无岸”“生死无关”,情绪冲上最高点(流行性和音乐性也一并兼顾上了),足以振动全场。
加上结句“终究难逃” ,呼应心有魔债(心有魔债 注定难逃),“悟不到空”的痛苦感爆表,达到“将悟未悟 似空非空”的出离临界状态。我认为此时人物形象塑造基本完成,这分明就是今何在《悟空传》里的大圣齐天啊!!!!!!
进入最后一句:“灰飞烟灭”,既然“逃不掉”“求不得”,索性出离一切,破坏一切,灰飞烟灭甚至玉石俱焚,但最终还是跳不出心中的魔债,所以最后一个字用很虚弱的假声,拥有破坏一切的力量和内心脆弱无助如同婴孩一般的形象同时存在,矛盾统一,让人唏嘘不已。
评论中有人提到今何在的小说《悟空传》和电影《大圣归来》。在此留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