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三年前图书大采购的时候买的这本书。是因为当时这本书在畅销书之列。买回来之后呢,也的的确确没有失望,因为看的的确是津津有味的,两天就看完了。回想了一下当时看这本书的感觉就是,这本书好励志,而且披上了科学的外衣,里面还有很多很多的病历,可读性很强,观点也不少。很多说法都是第一次听说,然后就感觉自己十分傻乐吧唧的感叹,“哇,这个好有道理,哇,这个也好对。”总之,结合了自己的生活实际之后,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的激动和满足。觉得这本书真的写的很好。
特别是里面的一些医学上面的专有名词就真的是让人看了蛮有满足感的。所以,我居然带着这本书飘洋过海了,今天估计是最后一次见到这本书了,所以整理摘录了一些以前觉得还不错的话。然后,今天看的时候就发现吧,我的想法和当时有很大的出入。甚至当时觉得很有道理的有些东西,现在觉得好像不是那么对了。不过这是很正常的吧,角度不一样,看见的东西就是千差万别的。
以爱为主题的作品实在是很多很多,各种作家将爱融入一个个虚拟而又有温度的人物里面,女性作家就不列举了。但是周国平关于爱的描写和感悟我记得对当时的我来说的确理解困难。就是单纯的想要弄懂,但是后来发现吧,哪有什么弄清楚或没有弄清楚的,一切都在变。这一秒清楚的东西,下一秒就立刻模糊了。
这些所有的论述,不论对错,不论深浅,就是提供了不同的视角,让问题本身还是那个问题,只是看的人变了。该看出来的自然就能看出来,看不出来的也许以后会看出来。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和有效的监督。
心安是与懒惰对立的,该你去做的,你不去做,你不可能心安。
爱,是自我满足。坠入爱河,不能自已,皆因自我边界崩溃。
心灵力量的不断积聚,会带来孤独感。所有走在最前面走得最远的人,都会感受到这种孤独。
爱不是感觉,是实际行动。真正懂得爱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以促进对方心智的成熟。
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
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人若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问题。在某些方面自律,只能解决某些问题,全面的自律才能解决人生所有问题。
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因为自我评价很低,所以,她才不重视自己的时间。一旦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之后,她自然就意识到了自己时间宝贵,必须合理有序地进行安排。
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人格失调症患者则不愿意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前者会让自己活得很痛苦,后者会让别人活得很痛苦。
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为个人行为承担责任,难处在于它会带来痛苦,而我们却想要躲开这种痛苦。为了躲开责任带来的痛苦,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权利,实则是在逃避自由。
绘制人生地图的艰难,不在于我们需要从头开始,而在于我们需要不断修订,才能使地图的内容准确翔实。病人来看心理医生,是因为就地图以不再生效,而旧观念却依然根深蒂固。
反省内心世界带来的痛苦,往往大于观察外部世界所带来的痛苦。
心智成熟的人大多具有超出常人的爱,这能使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爱和更少的痛苦。
最好的决策者愿意承受其决定带来的痛苦,但丝毫不影响其做出决策的能力。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并不是所有的欲望都能够转化为行动,而只有强大到足以转化成行动的欲望,才能够称为意愿。
坠入情网并不是自我界限的扩展,而是自我界限的部分地,暂时性的崩溃。坠入情网本身并不是爱,但却是爱的神秘构架中的最重要的一环。
所谓消极性依赖,是指患者只在乎别人能为他们做什么,却从不考虑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
爱的唯一目标,乃是促进心智的成熟和人性的进步。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恣意放纵,漫无节制的,绝不会比自我约束的情感更为深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