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中文系学渣,却对“影视文学”这门课情有独钟。
然后,就有了一个导演梦。当然,梦想永远成为了梦想。安慰自己说,算了吧,长得好看的人确实是不适合做导演的。
其实很多人对“影视文学”的概念比较模糊,有人问我:“富媒体时代,看影视就好了,还需要看书吗?”我说需要啊。他接着问“看书效果好还是看电影效果好?”我想说,你可以去补一补影视文学课了。
一、
那什么是影视文学呢?我们先来说说电影和文字这两种媒介的特点。
文字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比如说,“我这一生很快乐”这句话用文字说出来很容易,而如果用电影拍出来就很麻烦。再比如,“我今天很高兴,但是同时又有点淡淡的忧伤”。这句话用电影也不好处理。
但电影也有它的好处,可视可感。比如说,女主人公长什么样,电影一个镜头就交待完事了。而在文学作品中,可能需要具体的描述:瓜子脸、面若桃花、丹凤三角眼、柳叶吊稍眉……等一大堆文字。
另外,电影也有它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式,非文学手段能代替。
比如王家卫的电影《阿飞正传》,奇特的镜头轨迹,非常规的构图比例,浓重又灰暗的色彩,后现代式对白方式。每一个人物的情感表达都张弛有度,该夸张的就尽情演绎,该含蓄的可能只有那么几个短短的镜头,一两句看似可有可无的对白,却让那份隐忍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而所谓影视文学,就是电影跟文学的结合。
影视文学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都是研究人的心灵和人的感情的。它通过运用形象思维,来塑造生动可感的银幕形象,把一个个富有文学艺术的真实世界呈现在观众面前。
比如孙悟空、林黛玉、阿Q、乔峰、杨过等这些经典的文学形象,都是从大银幕走向大众心里的,并影响着一代代人,甚至丰满了中国文化。
二、
作为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剖析人情世道的媒介,影视和文学是分不开的。
前段时间,作家李敬泽和导演贾樟柯在荧幕“同框”对谈,出人意料。一位是作家,一位是导演,看似并无搭界,两位“大佬”居然还有交集?
李敬泽和贾樟柯
可李敬泽说:“电影也好,文学也好,探讨的都不过是天、地、人这三件事而已。”
是啊,我们真真实实地生活在这个偌大的世界,与天地万物有着各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管是一本书还是一部电影,实际上就是把这些联系编织起来,“使得我们原本混乱无序的世界和生活变得有形式、有意义,种种暗处被照亮了”。
贾樟导演也表示,电影与文学媒介不同,有不同的抵达,文学有影像抵达不了的地方,电影也有文学抵达不了的地方,两者的结合才是最完美的。作为一个导演,他说:“我直到今天都非常热爱文学”。
再有,冯小刚如今在国内可称得上是一线大导,他的成就在一定意义上也离不开两位作家:王朔和王蒙。
冯小刚的电影《一声叹息》改编自王朔小说《狼狈不堪》,《甲方乙方》改编自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一九四二》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后来的《我不是潘金莲》也改编自王蒙的同名小说。此外,《手机》、《一地鸡毛》等都是刘震云编剧的电影。
有些小说,本身就写得非常有画面感,就差影视化了。比如阿城的《棋王》、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
所以某种意义上,影视文学促进了传统文学更现代、更多元的发展。
三、
文学与电影不能简单地用谁超越谁来界定。
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电影让文学形象更深入人心,让文学内涵更饱满可见;同时,文学为电影提供了再创作的土壤,文学的影视化,才是把电影提高一门艺术的标志。
电影《乱世佳人》改编自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从多个角度展现作品内容:有美国南美战争的写照,有饱受争议的女性形象郝思嘉,有人们津津乐道的爱情经典了。这让原著也收获了大批追随者,让人们对原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还有法国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被改编成多个版本的电影。在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的沙形象比原著更丰满,同时将文学内涵表现得更透彻。
文学与影视,像暗夜中两盏摇曳的灯,为我们照亮着这个世界。
所以,根本不必纠结该看电影还是该看书,看电影可视可感,更容易深入人心,不费时不费力。但有些作品中的东西,电影可能没法展现,比如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里大段的哲理辩论,卡夫卡小说里面的大量隐喻象征,福楼拜绝妙的心理描写……这时候一定得去看原著。
当然,我建议最好是先看书,再去看电影的诠释和解读,将影视和文学结合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