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荟萃赛优课 同心掬得满庭芳
——新县光彩实验学校第八届初中英语 优质课大赛
群英荟萃赛优课,同心掬得满庭芳。为集中展示新课改教学教研成果,搭建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全校英语学科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提升我校英语学科教学质量,2023年10月26日,新县光彩实验学校第八届中小学英语优质课大赛在学校直播教室隆重举行,10位赛课教师带着对英语教学的全部思考和满满积淀,赛前充分备课,台上全力发挥,课后积极研讨,为全校英语教师奉上了一场课堂教学的饕餮盛宴。
聚焦“听说教学”本次赛课采用微型课形式,课题选自仁爱版八年级上册Unit3Topic1Section A,围绕同一主题——Our Hobbies,初中组5位教师聚焦“听说教学”,同课异构,别样精彩。
仁爱·八上·Unit3Topic1Section A What's your hobby?刘桂香老师通过歌曲《你笑起来真好看》引入主题,迅捷开课,围绕“What do you often do in your free time?”展开师生自由对话,导入新课。通过设问“Do you want to know Helen’s and Wen Wei‘s hobbies?”进入文本,由盲听、跟读、自读、复述等活动,完成对话内容,并通过看图,听说,发现并总结表达爱好的六个习惯短语,然后进一步操练这六个短语来表达他们自己的爱好,老师还通过板书设计介绍了自己的爱好。最后以“Why should we have hobbies?”激发学生发散思考,升华单元主题,尽显中年教师的平稳扎实。
刘桂香老师——升华主题意义韩丹丹老师用我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视频打开了话题,引导学生理解hobbies的意义内涵。教师的不断设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双人活动、小组活动、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己去看、去感受、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充分彰显新课程理念。最后,以老师的爱好具有局限性为话题引导学生辨析:我们应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师生可以相约周末一起踢足球等来结束本课,首尾呼应,自然生成。
韩丹丹老师——激发自主探究面对当前教育现状,如何让孩子从百忙的学习之中获取些许轻松和片刻快乐?胡勤繁老师认为我们需要从培养丰富多彩的爱好着手。胡老师通过让学生感受文中Helen的活动场所变化进而讨论周围朋友的兴趣爱好,再到展示擅长滑雪的学霸谷爱凌和博览群书的董宇辉,引导孩子们将爱好培养为事业,注重劳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胡勤繁老师——英语学科育人李亚楠老师以“Hobby”为主线,注重情景创设,以两段学生对话视频导入和升华,再现生活实景,突显语用环境,让学生在运用中感知语言。通过学生对老师爱好的预测到学生围绕爱好展开探讨,从人称的转换到句型的变化,从“Kinds”到“Benifits“再到“Suggestions”,从课文对话到补全对话,各环节设计巧妙,层层深入,逐步突破重难点,并通过思维导图式板书对本节课进行全面梳理和提炼,整节课处处闪耀着新理念之光。
李亚楠老师——主线提炼与串联袁雪老师以“即将到来的运动会”这一真实情景为切入口,引导学生积极表达喜爱的运动,自然生成本课主题“hobby"。Chant的设计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突显了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课堂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袁老师始终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及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和创新性,整堂课既扎实又精彩。
袁雪老师——创设(半)真实语境《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言技能分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具体包括听、说、读、看、写等方面的技能及其综合运用。其中,“听”属于理解性技能,“说”是表达性技能,两者是语言输入及输出的主要方式。在英语教学中,听和说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两部分,听是说的基础和前提;说有助于听,又是听的提高。听说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互学互鉴同致远 同心掬得满庭芳“让儿童立于课堂正中央”。听说课不论是输入还是输出部分,都应以学生为主体,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教师备课时需要反复思量教学过程是否流畅,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如何对听力文本进行内容迁移。以文本为基础,进而过渡、谈论学生身边的事物与主题。听要采取多种策略帮助学生听懂、听透,说也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因此如何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设置生活化的情境,通过系统化、有梯度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有代入感和体验感,愿意参与到课堂当中,是一堂听说课能否成功的关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