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故事如痴如醉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故事如痴如醉

作者: WilsonWang2018 | 来源:发表于2018-09-14 21:17 被阅读14次

    你好,我是Wilson。一个正在以书写的方式磨砺自己的人,这是我在网络上的第33篇复盘随笔。

    尤瓦尔·赫拉利

    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先后发布《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之后,最近再一次发布了畅销新作——《今日简史》,这三本书在全世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让许多人的观念为之颠覆。而这三本书中,都提到了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人区别于动物的到底是什么?

    有的人说,人会使用工具,而动物不会。但事实上,会使用工具的动物实在是太多了,比如黑猩猩、海獭、啄木鸟。

    有的人说,人类有语言,而动物没有。但事实上,动物是有自己的语言的,只是用我们听不懂的发音方式进行交流而已。

    那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人类真正区别于动物的是人类拥有大规模灵活合作的能力,而动物没有。有的动物也许可以大规模合作,但模式僵化,在遇到机遇或是灾难时,动物无法灵活的变换合作方式;有的动物也许可以灵活变换合作方式,却只能限定在一个小范围内,根本无法突破一定的数量级。

    而人类却能组织起几千人、几万人、几亿人干一件事。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来自于人类能够依据共同想象来相互协作。而这里提到的共同想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常说的故事。因此,人类之所以能够破除熟人网络的数量极限,让大规模的陌生人携手共进,就是因为人们会因为一个故事而达成共识。

    共识

    你看,国家能够得以组建,是因为我们讲了一个独立自主和美好未来的故事;民族能够获得共识,是因为我们讲了一个共同文化和祖先的故事;公司能够组织成立,是因为我们讲了一个社会问题被完美解决的故事。正是这一个个故事,让陌生人能够互相协作,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故事

    既然故事这么重要,在我们身边又如此的应用广泛。那我们应该怎么讲好一个故事呢?

    罗伯特·麦基的新作《故事经济学》

    在这里,我和你分享罗伯特·麦基在《故事经济学》中关于如何设计故事的八个阶段。

    一、目标受众

    创作之前必须先想清楚故事的受众是谁,然后为了让听众认可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你得根据听众能够理解的方式,把主角的生活细节描述出来,让听众形成感同身受的感觉。

    小人物-程勇

    比如电影《我不是药神》在一开始,就是给我们描述程勇这个人物的生活。房东催债的片段是要告诉我们程勇的生活十分窘迫;和儿子洗澡的片段是要告诉我们程勇是一个疼爱儿子的好爸爸;给父亲喂饭的片段是要告诉我们程勇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正是这一个个片段,让我们认识了这个人物形象,不断拉近我们和这个角色的距离。

    二、主题(背景设定)

    包含社会背景、主要人物以及核心价值。其中核心价值将体现故事的意义,常表现为主要事件变化的两端:爱/恨、忠诚/背叛、生/死、道德/不道德、希望/绝望、正义/不公。一个好的故事一定要从一个平衡状态,因为一件事而进入另一个平衡状态。

    一个平凡的小人物走上了贩卖印度翻版药的旅程

    三、激励事件(导火线)

    打破核心人物生活平衡,从而为整个故事拉开帷幕的事件。《我不是药神》中的激励事件就是吕收益让程勇去印度买药的这件事。

    吕收益的出现

    四、欲望对象

    核心人物为了找回生活重心而产生的目标。(含内在目标与外在目标,内在目标即故事的内在追求,例如证明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等等;外在目标是主人公给自己决定的目标,例如获得一笔金钱等。)一开始,故事的欲望对象是希望让程勇赚到钱,赚到钱后能够给父亲付医药费,把儿子夺回来。后来故事的欲望对象发生了变化,变成了让那些病人活下来。

    第一个欲望对象是赚钱

    五、第一个行动

    核心人物开始采取行动,但这里的第一个行动指的是Ta获得了正面反馈的第一个行动,至少看起来在向欲望对象推进。《我不是药神》的第一个行动就是程勇赶到印度买药。

    赶赴印度

    六、第一个反馈

    第一个反馈是指在故事中,到底是什么阻碍着主角达成欲望。有价值观阻碍、距离阻碍、社会阻碍、心理阻碍等等,正是因为这些阻碍,才吸引着听众听下去。

    最大的阻碍

    七、危机下的抉择

    这时核心人物置身于更大的危机之中,不仅没有得到欲望对象,反而快要失去它了。他(她)从第一个反馈中得到教训,带着洞察力重整旗鼓,将进行第二个行动。但第二个行动将比第一个行动更加困难、且面临的风险更大,主人公往往不得不孤注一掷。

    比如程勇在做出让那些人活下去的决定后,他孤注一掷,哪怕不赚钱、哪怕贴钱、哪怕被抓,也要让所有病人吃上药。正是这个抉择,让我们在内心深处对这个角色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我希望他们都活下来

    八、高潮反馈

    核心人物的第二个行动引发满足受众期望的高潮反馈,令主人公得到或失去欲望对象。这一事件也令他的生活重新归于平衡。(即,故事结束时,内在目标必然达成;而外在目标是否达成已经不重要了。)

    《我不是药神》的高潮反馈就在最后一幕,程勇从法院出来,道路两旁站着一群病人,他们带着感激的情感默默向他致敬,甚至在人群中出现了有那两位死去的伙伴。这一切,让人们深刻的认可了这个故事的意义。

    敬意的眼神

    就是这个八个步奏创造出了一个个好故事,而正是这些好故事,让我们对生活充满的向往;也正是这些,才把一种价值观,乃至文化深深烙印在了每个听众的心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我们总是对故事如痴如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da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