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习惯性的想起久远的事情。就像是那些沉寂了许久的记忆,害怕自己消失,开始拼命的往前冲,又像是自己的大脑已经满格,容不下新的东西,那些久远的记忆,开始历久弥新,翻涌出来。
之前上学的时候,特别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章,虽然那时候先生的文章每次做阅读理解时候,都是最难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特别喜欢,那时候的自己也未必是读懂了,但是就是懵懂的觉着好,觉得特殊,现在长大了再看,确实写得好,好的让人不忍再看。见不得祥林嫂说的那句:“我真傻,真的”,见不得孔乙己被打断腿了,在地上爬着去酒馆买酒喝,被众人调笑,尴尬逃离的样子,现在很多人也纷纷开始自嘲自己是”孔乙己脱不下来的长衫”,所以说,鲁迅先生的话,真的是常看常新。《狂人日记》还有《故事新编》,还有散文集《朝花夕拾》,都曾经是我的最爱,现在很久没有再看了。
还有一部电影也是,印象中叫《当幸福来敲门》,威尔史密斯演的,当时大学时候,英语老师放给我们看过,虽然很多人都说那时励志的,激励人心的电影,但是我看到的只有满满的苦难和痛苦,无论主角最后获得什么样的成功,那个过程包括后来他拥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容易,与他们经历的苦难相比,成功,不过是为了生存下去的动力。但是生活中,更多是没有取得那样成功的例子,还是依旧在苦难中挣扎前行,一辈子都在艰难背负着不断落在身上的稻草,没要被压垮的,也只是表象,其实内心的自己早就被摧残殆尽。
就像余华在《活着》里的一段话:“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赞美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王朔也曾说:“世界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就是用穷人的艰辛和苦难,当作励志故事愚弄底层人。”
是的,苦难就是苦难,没有值得歌颂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