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皇帝,为了避免皇子争位,发明了秘密立储的方式,将写好的储君放在正大光明牌匾后面,只有皇帝驾崩时才能拿出来。这种办法真的高明吗?其他朝代为什么不这样干?
雍正的想法固然是好的,但这也只适合清朝,而且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
其一,秘密立储的背景和清朝的传承制度。
清朝受皇子夺嫡影响最大的皇帝,恐怕就是雍正了。康熙的儿子们优秀的很多,其中皇四子(雍正)、皇八子最为突出,皇三子爱好文墨,皇十三、皇十四子带兵打仗有一手。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皇帝的皇子不是好皇子。康熙优秀的皇子太多,皇太子胤礽能力上又压不住诸皇子,造成“九子夺嫡”的现象,他们为了私利甚至不顾国家大局进行争斗。皇太子胤礽被废后,储君之位空缺,皇子争斗更加激烈,本是亲兄弟的皇子们拉帮结派、反目成仇,闹得皇家上下、朝廷内外乌烟瘴气。
雍正在诸子夺嫡中胜出,深感皇子间的争斗影响了兄弟间的和气,也严重影响了朝政,不利于皇权统治,为了避免皇子争斗,想出了秘密立储的方法。
其二,秘密立储很难做到真的秘密,也很难达到避免皇子争斗的局面。
雍正秘密立储的本意,是想通过秘密立储,让皇子和大臣们谁也不知道储君是谁,争斗也没有用了,不知道皇帝是谁,万一拉帮结派弄错了,将来会受到影响,也避免了大臣们之间的争斗。
雍正的想法是好的,但实际上,秘密立储很难做到真的秘密,也很难达到避免皇子争斗的目的。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不公开建储,看似是秘密,实际上很难做到秘密,因为皇帝肯定会把皇位传给最有能力、最适合当储君的人,那皇子谁表现的好,谁自然就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
就拿雍正的继承人来说,弘时从小就不被雍正看好,甚至把他过继给政敌允禩,失去了继位的可能性。弘昼一心想当个逍遥王爷,根本无心帝位竞争。只有一个弘历,办事得体、是个当皇帝的料,康熙帝当年也很看好弘历,甚至有说法说为了弘历才传位给雍正。雍正会把皇位传位给谁,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不公开的秘密。
嘉靖帝时期,由于旻宁的表现远胜于其他皇子,大家几乎没有争议,写不写都一样,甚至嘉靖帝驾崩后,秘密立储的遗诏一时找不到,大家仍然让旻宁继位当了皇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