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本书很久之前就已经听过了,但一直没拿来看来,这次来听是因为前天做读书会的时候,见一个小姐姐说已经是第七次读它了,这本书带给它很多心灵的慰济,对她的帮助非常大,以后也会不定时的拿来读,这也是让我去了解次第花开的动机之一,再一个自己本就对修行修心一事颇感兴趣。书已经买了,期待它的到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61516/89547fe2db9e70b6.jpg)
第一个概念讲到苦,佛法把人类的痛苦分三类:一类叫苦苦,一类叫变苦,一类叫行苦。大家都认为的痛苦叫苦苦。变苦就是我们所认为的快乐,但实际上它的本质是痛苦的。快乐最终会变成痛苦,这叫变苦。比如谈恋爱的时候感觉特别快乐,但是到最后吵架的时候会变得很痛苦。原来特别美好的事情,到最后逐渐变得特别坏的事情这就叫变苦。行苦就是众生陷入轮回当中的整个的这种状态,所存在的无奈和不圆满。
如果再把痛苦细分下来就会有八种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不欲离。面对痛苦,我们应该是逃离还是去接受?逃避反而会加重我们的焦虑和恐惧,承认痛苦的发生和存在属于正常的,这样我们能够集中精力去处理问题的本身,而不是纠缠在各种的情绪当中。到遇到事情觉得不公平时,其实你的大量精力就耗费在了不接受这件事上,也就是这个痛苦上。如果在这件事上我们知道痛苦的发生是必然的,那它发生以后,它也只是发生了。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想着怎么样把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就好了,不要去纠结在那个情绪当中。所以了解痛苦不是为了让我们逃避他,而是让我们直面它,越直面的对待痛苦,痛苦就会变得越简单。
问大家一个问题,到底是无知可怕还是无明可怕?我们为什么会长期的恐惧和焦虑?焦虑和恐惧的核心是什么?其核心是我们拒绝无偿的发生,拒绝这些变化的发生。佛陀说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以外的世界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解。万事万物都是依赖着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而生灭的。因此不具有固定性和恒常性。不固定性和恒常性就是无我和无常,当我们认识不到无我和无常的时候,就会经常给自己带来了痛苦。实际上造成痛苦的不是无常,而是我们对无偿的恐惧。克服恐惧的第一步是熟悉无常,无常存在每个人身上,每个人都会变老都会生病都会有情绪。
最近听了好几本书,都有提到情绪,这两年的学习经历让我更加关注一个人的情绪,一个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一定也能控制好自己的事情,时刻观察我们自己的各种情绪,就能够帮助我们安住在负面情绪当中,不压制情绪,也不去发火。安住当下。我自己也在不断的精进中,自认为是一个修行之人,但听了这本书后,觉得自己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精进,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去践行,其实能做到这一点是已经很棒了,已经算是一个自律的人,自律的第一步是觉察。佛教里的戒律目的是为了保护我们,而不是束缚我们。是为了使我们给这个世界造成了伤害,尽量少一些。少一分伤害多一分福报。积累资粮。要做到时刻觉察第一课就是学会放松,对生活放松一点,对自己放松一点,不要总想着掌控一切,心态变得平和才能够感受到一天当中的快乐。
放松从当下开始,从享受呼吸开始,去感觉自己感觉每一天中的每一件事,感受到它就是觉察到它,今天我的感受就是从现在起觉察自己的内在情绪,安住它,然后多闻思修。人生路所漫长,早吃苦早解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