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墨豸
前几日,读了晚集先生的文章《盲目消费理念》一文后颇有感慨,很有认同感。
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在消费理念上存在着一些弊端,盲目的购物,本不属于生活的必需品,也不是眼下急用,只要看到价格美丽,就脑袋一热购置回家。
可是买到家里就放置一边,根本没有使用过。不知过了多久,在寻找某个物品时突然看见了,竟然忘了什么时候买的。由此看,这件东西买的实在没什么意义,白白占据家里的空间。
在我们众多人中,有这样做法的人不在少数。之所以会这样,一是经济条件好,不说是达到了财富自由,也不会在花钱上太伤脑筋,最关键的不在这里,而是生活习惯的问题。
其实,不止是在购物方面,我们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很多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盲区。
在我的书法班里,有些一二年级的小孩子,书包就大得吓人,装得满满的没有二十斤也差不多。打开书包,里面装满了各种书本,有的书从开学就放在了里面从来没有动过,我不知道这些书装在里面有什么用,可别说是为了锻炼身体啊,不少孩子的书包是家长帮着背的。
为此,我对一些孩子说过,那些没用的书本大可以不装在书包里,每天背着有多么重啊。再者说,有些书也不是天天都会用到,比如一些小科的书,像《道法》了,《科学》了,《劳动》等等,这些科目并不是每天都有课。没课的日子就放在家里,这样可以减轻书包的重量,背起来也不会那么辛苦。可他们听了,不以为然,甚至还会说都有用,其实有什么用啊,就算有用也不可能天天都用,说有用不过是自己不愿意归整罢了。我曾经发现有的同学一年前用完的书法练习本还在书包里呢!
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不只背了一个书包,还另外拎了一个小的,不知装了些什么,我觉得实在没什必要。
我还看见有一些学生的文具总是袋装得鼓鼓的,打开里面,除了装有钢笔、铅笔、中性笔之外,还有可擦笔,各种彩笔,每一种都不止一支,累计起来足有几十支之多。有些笔买来了从来没有用过一次。最关键的问题是,每当要写字的时候,竟然找不到一支可用的,不是粗就是细,再不就是颜色不对或者不下水。
我觉得这样的学生大概不能算是好学生,学习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他的时间会被这些消耗了许多。别人已经写了两行字了,他的笔和本子都没有选好。
我说的没有夸张,绝对有这样的学生存在着,甚至有些普遍性。试想,这样的学生长大了,在工作生活上也属于糊里糊涂的一类,他们不会太出色。可能他们并不会为此烦恼,因为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也就那样习惯着,工作不会有什么亮眼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