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前到现在一直在忙于系统业务流程、逻辑梳理,各模块的规划,各个上下游的对接,一度自己像一个被调用挂了的接口。面向具象问题还是非常容易能理清楚脉络思路,并且一步步地设计实现。很少去思考其他的事情,如果问我如何渡过股市低潮,面临每天从最高点平均40%的下跌如何撑住的,是因为我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看,去判断再合适的时机去调整策略。今天趁机会梳理一下OMS整个项目的过程,也方便以后回顾。
1、调研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做了几件事情:对目前的系统的流程梳理及业务场景梳理,还有现有用户的一些问题。梳理完之后与一直在项目里的资深研发,分了多次确认,非常地虔诚地请教及询问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非常感谢我的灯塔凤腾研发,以及灯塔的灯塔传伟为我指路。这些小伙伴认识多年,对工作还是那么的全情投入,在已经不是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的时候,还是热心地帮我,非常感激。
这个阶段的遗憾就是,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更好了。
2、需求分析评审阶段
这个阶段几乎是每周连续在19:00以后一场一场的评审,初次合作有些紧张。加上素未谋面,一上来就提需求,有点不是很自然。对声音的话,我只认识远哥,刚哥,阿欣,旭哥,声音有辨识度也非常容易让人认识。大斌哥一直冷酷的存在,他说完话,我都要说下来思考思考,深入灵魂的拷问。这个阶段也是迅速地融入这个团队,无论是跟产品小伙伴的合作,还是跟研发团队的合作,步调一致,万事整齐。产品团队小伙伴的速度及质量还是非常高的。
3、研发设计阶段
不得不说最辛苦的是这个阶段,我每个周六几乎都是在与远哥确认需求细节中渡过的。每周末我都会去溪木素年书店,带着笔记本去看书码字(PRD),每次小心翼翼地接过电话出门在路边对着一棵树讲需求。讲自己如果做了过分的变化,用户接收不了,因为我知道他们用这个系统的年数,有一些东西变化没有那么快。讲完就回去改图,发布更新。还好,远哥思路清晰,重点抓的相当稳妥。接下来就是跟臣炜、郎涛对细节,分仓就做了三个版本,为了不覆盖之前的,我都标了日期。
4、测试阶段
这个阶段合作最多的就是阿欣和刚哥了,阿欣非常温柔,刚哥非常地成熟稳重(那时候只看过头像),过用例过到将近十点。每一个岗位的特点真的非常鲜明了,测试小伙伴真的是细节之上,闭环至上,穷举至上。这种情况下,是你的预期结果吗?仿佛已经描绘出了一个实物在哪里,大家对着电脑去想象地完成确认。
其实,我觉得产品也应该把自己部分的主要场景用例,核心关键列出来,这样在产研阶段解决掉问题,比上了测试UAT,用户用了之后再改会更好。
补充下:后来见到了刚哥,抽烟喝酒烫头,但是个好测试(此处应放一张扒窗户的照片)
5、上线准备
在这个期间选择了目标客户,还有用户,关键的核心干系人大家拉齐了时间线。我们尽量详尽地按照从基础资料准备、权限配置,以及每一步做什么,该步骤的前置任务是什么。但还是苦于只有EXCEL这种工具去做这样的清单,怀念起之前QA大佬重哥做的上线任务确认清单工具,非常好用。这里的关键还是按照上线清单,在实际的生产环境去拉入流量真刀真枪地验证功能,接口接收及回传的信息,这里还是缺少一种报文对比工具,如果有效率更高。
这个阶段更像是Eat your own dog food,真的是有一种,哪些地方要是这样处理就好了的感受。
6、下单啦
3-23号实际的客户订单流量切入,第一个客户流量比较小,订单处理还是有一些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对于系统来说,很多兼容上游的一些错误也是应该的。不过还好,解决的比较快,也很顺利。上午在办公室里喊出来了:“啊,订单下来了~~”,“啊,它下去了”肉眼看不见地没有了。预想过的很多阻塞没有出现,没有预料到的倒是会出现。身在其中,已经紧张准备一个星期的那种提心吊胆,由开始的兴奋,又重新提起来了,我想还是等晚一会再高兴。还记得那天早上碰到杨平,我告诉她我们今天切系统,她说为我点赞。我说要不要等中午成功之后再点,等我下午再见到她时,我接受了她的赞。晚上回去,把剩下的酒都喝完了,本想把下一个大计划的图画了,实在看不清楚。
7、线上跟踪
这两天一直按照组队大家轮值跟进线上的问题,每天汇总,产品每天晚上小结,早上与研发过一下,需要紧急发版解决的事情对清楚。这一块主要还是面向用户和客户的事情,有很多事情没有去过仓库现场或者订单中心现场就不了解那种焦躁。记得在APP上线的时候,现在一个问题,一堆操作员都会围着你问,很多人小时工停下来就开始摸鱼了,现场主管急了就要骂人了。
所以,我早例会也跟小伙伴说:
1)用户和客户的问题第一位
2)无论哪一部分的阻塞,Owner应该去推动解决
每个人的声誉都是自己工作的积累,系统也一样需要积累这样的声誉。
真心希望,我们的系统能茁壮生长:Lean in, Be robust and efficien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