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日更的时候都要纠结写些什么内容,有时实在想不出来就东拼西凑,没有一点质量可言,看见友友们能持续日更365天,1000天,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满眼羡慕。
在公众号上每天看别人更新的阅读技巧和写作方法,说的有道理,真让我试试看时,还是无从下笔。
记的最清楚的就是文章要写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可实际运用时,感觉语言干瘪,说不清楚,道不明白。
文章结构最基本的总分和总分总,还是不会运用。每次日更时,没有想法,硬着头皮,一字一字的写下去,结构、框架、豹头、凤尾,压根不在考虑范围内。因为想多了,不敢继续写下去,只能想到哪里写哪里,一句一句的写,写不出后,就结尾。
由于没有确定主题,整个内客读起来四分五裂的感觉,泛泛而谈,没有重点。就像独自进入一座漫山迷雾的山丘,迷失了方向,手足无措的站在那里纠结,下一步该往哪里走。
很多作家都说要用心观察生活,可如何观察,从哪方面着手,头脑中没有思路,说白了就是不会,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用心观察生活,用笔写下所见所感。不会,在别人看来,是自己找的借囗,是自己让自己不会的,这是原因论。
很多人说,不会可以学,找个老师,付费系统的学习,可目前连方向都没有搞准,该报哪一种课程有用,也还是未知数。
不敢试错,总是想确定以后,再往一个方向深耕。或许是太心急了,才坚持阅读、日更60天,就试图看到效果,中了人性中急功近利的毒。
从阅读中知道,要想学习写作技能,大量阅读必不可少,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二十年,做一个长期主义者,最终量的累积达到质的飞跃,一定会有收获。
相对而言,现在比以前还是有些收获得。以前日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常性断更,但这一次坚持2个月,没有以前那么痛苦,虽然多数还是会没有灵感,不过至少自信写个300字左右,还是可以办到的。
某音、某条彻底戒除,这2个月以来,基本上没有再打开过,让它们静静的躺在手机屏幕上,没有点开的欲望。
戒除的好处是,内心变的平静,与焦虑渐行渐远,接受己发生的事实,在此基础上做出最优选,然后静待事情下一步发展,不再向别人喋喋不休的大倒苦水,抱怨不断,仿佛祥林嫂附体般,连最亲近的人都嫌弃天天在传播负能量。
以前休息时,总是刷电视剧一整天,头昏眼花,昏沉沉度过时光,第二天带着疲惫迎接清晨,就好像没有休息般,比上班还累。自从阅读纸制书以后,发现耳聪目明的时光真好。
这种生活状态才是正常的,以前虚度时光,现在感到后悔,应该早一点,早一点拾起书籍,喂养精神食粮。
俗话说,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时间一去不复返,昨日不会再重现。既然十年前回不去了,再多的沮丧和懊悔都是于事无补。那就把握住现在,把现在能够掌控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就可以了。至于十年前的那些遗憾就不要再去想了,从现在开始做规划,然后付诸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