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科举,第一步是要通过岁试取得生员资格,即成为秀才,然后才能参加乡试。乡试是三年一次,在八月举行,又称“秋闱”。考中乡试才是举人,第一名称“解元”。次年春天,各省举人一道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亦称“春闱”“礼闱”),考中者成为贡士,第一名又叫“会元”。同年四月,皇帝亲自主持殿试,考中者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有状元、榜眼、探花三人;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而一甲直接授予中央官职,二、三甲则还有可能选任知州、知县。
而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而言,明清科举一律以八股文取士,范围不出四书五经。八股文又名制义、制艺、时文、八比等,结构上分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甚至连用字的规定都极为严格。
从学经验,以及参加科考之累积,陆锺琦明了考取功名所需知的内容千头万绪,五花八门,涉及管理天下人间的几乎所有事物。科考其难度难于上青天,不怪乎范进中举后会疯。
陆锺琦特别是从民饥民苦的体悟中更悟到:科举不只考八股文,还要不吝尝试策论及写判书,如此,将来才可以当个公正廉明的好官。所以,陆锺琦不断购买书籍,自家书房里,典卷无数,整日在奔忙后,都会废寝忘食地在书房阅读史书,并熟懂律法及律例,为成为重臣并报效朝廷,为民造褔而奋发着。
明清朝代,由于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过多,再加上历代帝王不乏通过“恩科”等特殊的科举选拔方式增加录取人数,致使整体科举录取的总数不断放宽,录取人数逐年增多。于是有相当多的“候补人员”就长期留在乡间。通过科举考试而没有官职实缺的进士、举人和秀才,再加上辞官或者告老还乡的官员,以及九试不第的知识分子,共同形成了乡绅这样一个群体。
这些人拥有深厚的儒家“修己治人”之学问,他们均有一定的文化能力,所以可以教书育人,代人书写信件、诉状,再加上当时平民百姓对文字的崇拜而深受乡民的信赖,并因乡绅以德与善之传承之威望而成为调解纠纷之人。
俗话说“天高皇帝远”,就是说在历代旧王朝里,“皇权不下县”,其实是指“皇官不下县”,即“官”只授到县级,县是最底层的“行政单位”,而且县衙门里除县令,正七品,所谓“七品芝麻官”,而当职的没几个人。县下之乡、村、里、保、甲,则委托乡绅管理,社会实行自治。乡贤们在维持地方自治和社会和谐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乡贤、士绅在封建王朝时代就成为历朝历代皇权下达基层的代理人。
按:旧时县制的划分,到了清朝,清朝幅员辽阔,在1761年统一中原后,划前朝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为十八个行省,省下设府(州)、县;1820年达到领土极盛,并在东北、外蒙、新疆则设立五个将军辖区,实行因俗而治;又设立驻藏大臣、西宁办事大臣等负责管辖辽阔的藏区。在云贵地区则推行土司制度,并在雍正年间完成改土归流。
在中国农耕为主的社会里,一旦面对地方政府长官的不合理要求,乡贤群体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脉——比如同门师兄弟、同乡的其他乡贤等势力,进而寻求更高权力的关注和支持,甚至有的问题还会得到最高当局的重视,从而为本乡本土的乡亲们争取乾坤。
特别是在旧时,目不识丁者众,人们对文字的敬畏和崇拜深入人心,相信文字有种神秘力量。故此,对于秀才、举人这类识文断字的人们则非常尊敬,惟文人的话和文字是从。乡贤正是这样一些德高望重的识文断字之人,他们一般具有丰富的学识和较高的地位,是当地百姓心中崇敬敬仰的人。
言归正传。话说,平时,莲花乡里的乡邻们在一天劳作后,多在场院上聚集,聊东家长西家短,逗笑闲聊,围炉夜话。而亦有人在此时将自己家里的烦恼事,或与邻里的争议事说出来,请求乡邻们给解决纠纷。然而,针对此各家的矛盾,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所定论。
而此时,乡贤就出现了。乡贤的评定与话语足以令众乡亲们信任和信服,处理矛盾得当,各得其所,矛盾平息。
从陆锺琦二十岁起掌家,已经是家大业大,其更是仗义疏财,持家富而周济乡贫人家,或使学识为乡里邻亲有冤情时仗义执言写状纸,为大小事情写契约,或针对小病小灾,他凭所学为乡邻看病抓药。陆锺琦在乡里深受待见和尊崇,而充当乡邻的矛盾调停人,自是被推崇和信任。
闲谈中,对于莲花乡常年遭遇水灾的令人头疼的难题总是被提及。就因为莲花河道治理不利,可偏是朝廷拿不出贡银用于治理,致使多年来,一遇雨季,河水泛滥,冲毁了多少农田和房屋,数不来的。乡邻常在一起念叨水灾的烦恼话题。
陆锺琦听在耳边,藏在心里,谋划着要承继父愿,治理莲花河,以保家乡这一片土地的安危。
陆锺琦又找来书籍,开始学习田赋、水利等,设计要治理莲花河道,与老天抗争,以益于农田种植,从而保一年的辛苦收成。
话说这莲花河,莲花河古称洗马沟。莲花河发源于石景山区石槽,从广外甘石桥折向南,由北向南流淌的一段,正是唐幽州城及辽南京城西部的护城河。这本是滋润土地的河水却在雨季时经常发生河堤决口,反是给乡邻带来了水患。
陆锺琦承继父亲陆春荣一直的治理莲花河的心愿,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专事奔走于河堤两岸,继续考察河水流向,堤岸状况,一步步确定哪里需要曲直,以疏通河道,哪里必须人为作弯道,以减缓水的冲力……经过一年多的考察与严密设计,他成竹在胸。
陆锺琦愿为实现父辈的志向而奋斗。但治理的资金、人力、物力却是个大问题,虽然陆锺琦自己愿意出资,但一家的力量仍是有限的。
为筹措资金,并申请开工治理莲花河,陆锺琦等联名上书顺天府宛平县衙。这宛平县衙在北安门外迤西积庆坊,坐北朝南,“县署设北安门之西,中为节爱堂。堂东为幕厅,西为库,后为见日堂,各三楹。循两阶而前为六房,东曰吏房,曰户房,曰粮科,曰礼房,曰匠科,曰马科,曰工南科;西曰兵北科,曰兵南科,曰刑北科,曰刑南科,曰工北科,曰铺长司,曰架阁库,曰承发司……堂前为露台,为甬道,为戒石亭,为仪门。其外,东为土地祠,西为狱,又前为大门,以其面皇城而治也,故不敢树塞云。见日堂后为知县廨,又后为官仓,三堂。东为粮马县丞廨,迤南为典史廨,堂西为军匠县丞廨,稍前为管屯主簿廨,吏廨无定所,时补各官廨之空地云。”
陆锺琦一波人多次奔波,与县衙商讨治水工程。最后,得到府尹周家楣的答复却是河道可治理,当依规划建设,但暂无更多银两可投。
陆锺琦遂纠集乡党们,大家一起来商讨筹措治理河道的资金。乡绅们依陆锺琦的设计与规划图,纷纷给予支持并愿意分期出资对河道进行治理,共同成就利于后世万代的工程。
终于治理莲花河的工程开工了,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陆锺琦亲自上阵,指挥劳工们这边憋水,那边开渠;这里筑石堤,那里建水坝,沿河堤旁边设多个闸口利于农田灌溉……而在乡邻居住区,则兴建起“莲花池”,一池一河统成莲花河水系。人们可以在此取水,可以在此休息聊天,围炉夜话。
经过数年的大力兴修,莲花河段治理终是完成,河水流进清泉河。从此,莲花乡一带地肥水美,再大的水患也不能对莲花乡造成过大的损害。
当周家楣府尹察看莲花河水利工程后,无比欣慰,曰:“我定将此壮举奏报朝廷,申请表彰、奖励并弘扬乡贤文化及精神。”
陆锺琦进士不得,却已经成为了莲花乡里公认的好人。并以他自身的侠骨柔肠,良好的德行和善举,带领了一帮乡绅齐上阵,在当地乡里形成了相互帮衬,夜不闭户,团结一心的好风气。
陆锺琦那一波乡绅们被乡邻们公称为一派乡贤。
欲知陆锺琦拔贡选抚宁教谕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