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比原意被曲解,事实被歪曲,信息被重置,情绪被打压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情况吗?有的,有吧?!
个人感觉小题大做最让人难以接受了。原本无关痛痒的事情,旁枝末节的细微之事,被蓄意渲染后,从而主次颠倒,是非难辨,从而上纲上线,咬死不放,动辄谈什么原则,什么态度,什么规定制度。何苦来哉!
只因细节成就成败一句话,便能果断的用细节来判定事件成败本身,本就是荒谬的。一只蚊子叮了你一口,偏要说染上了登革热;走路崴了一下脚,直接变残疾人士;懒得做家务,可以被说成废物;大龄男女不婚,也能被说成性冷淡、性无能。林林总总,看到这些,你会发现这世界的客观性简直就不存在,甚至是地球围着个人主观意志在运转,说白了,其实就是个人的主观思想、思维大于一切。
简单的一道选择判断题,偏要找个空白处一大通的论述,作答。蝴蝶效应引发的海啸,最后要追责到蝴蝶身上,这不仅是形而上,也是真正的舍本逐末了。你看看,还有比这让人更难接受的么?
再看看大题小做,满满都空白给你填,不会则作罢,只能说答题者与大题之间出现了相互不适应,乖乖认了也罢。若偏要装作一副满腹经纶、无所不知或者无所畏惧的样子,不屑于作答,或是胡编乱造,企图以四两拨千斤的小伎俩给蒙混过关,都是不可取的。
譬如就业、譬如婚姻,首先批判下”先就业后择业“这口号与态度,择业者不以自身长短量体裁衣,却为了家人开心,为了实现校方乃至政府的一个就业率数字,选择职业像在商场买衣服一样,好看就穿,穿不了就脱,白白浪费了大好青春和光阴,单位也陷入找人、用人、留人的循环内,却始终无人可用。
我想说的是,择业是一个大题,大题则不可小做,不能用一纸答卷,一通电话,一句拜托,一个交换就把人当个物件一样用。说是双向选择,事实上没得选择。要进那种离家近、上班轻松时长短、薪酬高的单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好单位,在多数人看来,是一道难题。年轻人刚出社会,哪里晓得社会上的各种规则道理,说是得磕磕碰碰的磨磨棱角,直到最后剩下的,都变成球体后,混混沌沌的布朗运动就开始了,这便是国内众多大型国企的毛病,当然,所谓机关单位的,也逃不了这命运。说白了,多数人从择业之初到放入骨灰盒,都没弄明白自己一辈子都想要啥,要干啥,懵懵懂懂,迷迷糊糊。说白了,还不是你把人生事业这道大题给简单化了么?
婚姻也大致如此,为了就业而择业,为了结婚而结婚,当代人对事业和婚姻,往往缺了最要紧的敬畏之心,往往太过自我中心,以至于忘记了尊重他人、尊重自然规律、尊重道德、尊重法律,以至于为所欲为,最终自食恶果。
总的来说,大题小做与小题大作,也就是大事糊涂,小事计较。糊涂则不能知进退,而谨小慎微,聪明于小事,也难过得自在。
最后,给观文者出个题吧。吃饭的时候是先张嘴还是先闭眼?“参考答案: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