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之前的心情是欣喜的。
其实并非是一个恋家的人,大致是比较早熟的原因,很多事情自己慢慢就能理解,越发觉得,家里的束缚太重,让人喘不过气来。
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有时候觉得,其实最为悲哀的并不是你什么都不懂,而是,很多事情自己都懂,但是,无力去改变它。
正是清楚的认知到这点,现实的逼仄让人觉得越发的无力,小时候还能仗着自己年纪小,无所顾忌的和人吵架,无谓的发泄脾气,而年岁渐长,却是认为自己再也不能这样的了。
这导致我曾一度认为自己的叛逆期可能在小学那段窝里横的年纪里过去了,而所谓的窝里横,是在外面一声不吭,家里却敢大声吵闹。
然而现在,倒是觉得,怕是叛逆期远远没有过去,只是不会再像以前一样进行无谓的争吵罢了。
已是很久没有那种归家心切的感觉了,或者说,觉得自己就没有几次这样迫切的想要回家的感觉,然而今年也不知为何,迫切的想要回家,而自己也是讶异于这种难得的情绪,对归家更是莫名期待了起来。
然而,事实却是让人备受打击的,家里的生活与自己之前的想象竟是相差千万里。
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过多的期望让人把以前不愉快的情绪忘得一干二净。
和父母有矛盾是很多人都无法避免的问题,这并非是说父母和孩子是天敌,而是出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以就会导致想法不同,即使是再志同道合的人,也难免出现想法有分歧的情况,而父母和子女的这种关系,有些矛盾更是无可避免。
比如,学习。
其实每个人的学习习惯都不一样,父母何必强求子女一定要按照自己认为好的方式来学习?就像有人在嘈杂的环境也能心如止水的学习,而有些人必须要在十分安静的环境下才能把知识看进去,能指望拿一样的方法衡量两个人谁才是学的更好的那个吗?而我,在父母这么多年的教育下,自然清楚的知道,频繁的念叨对小弟是完全没有用的,最近两人频繁突发的矛盾也是由此而来。
看见如今的小弟,就像是看见了当年的自己,本是打算心平气和的和母亲讲清楚这个问题,也因沟通不得当而使得自己开始情绪不佳,而最后的结果,是谁也没说服谁,也不再想提及这个问题。
这一时刻,突然认识到,总是说我固执的母亲,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同样是一个固执的听不进他人意见的人。
而谈到我的学习,对父母的要求自己也是无可奈何。
比较咸鱼,我自知,但是,对于即将大学毕业的我来说,有些方面的学习并不是那么紧要的事情,而父母,却固执己见的要求时刻的处在学习之中,倒并不是觉得这样不好,而是,那种恨不得你时时刻刻都学习的压迫感太让人难受。归家已一星期有余,但是,尤记得到家第一天,难得忙活了一下午的,歇息时才看了几分钟的手机就被说了一通,而后,不过是回了个消息,也被一直念叨。
这种时刻的束缚感对我来说实在是太不喜欢。
比如,兴趣爱好。
这个东西,真不是那么好说的,在初中的时候,我大概是个——兴趣广泛、好奇心极强、对新鲜的东西有着强烈求知欲的人,然而,事实摆在面前,即使有再大的兴趣,那都是没有用的,因为,当时条件不允许我去对自己的兴趣进行深入的探索。
而这种清楚明白的感知,导致事情进入了一个死胡同——知道没有用,那就不去想。
这样的后果就是,到现在什么都不感兴趣,因为,有些东西在极度想要的时候得不到,那么,等能得到的时候,就不想要了。
往常年并没有提到过兴趣爱好这方面的事情,而今年,却是反复被父母提起了好几次。
而我,并没有过多的和父母探讨这方面的问题,当他们问到诸如舞蹈,绘画这些的,也只说没有什么兴趣了,再往深了,却并未提及更多。因为,这种“以前感兴趣的这些没办法去学,现在已经没什么兴趣了”的理由,大概在他们看来就是在埋怨他们以前没办法给我提供这样的条件罢了。
可能年岁尚小的时候还能有一点点这样的想法,但是,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早就让某人对这种事情无甚感觉,说到底,不过是人生常态罢了。
然而,不说,他们无法理解这种心态,说了,即使再心平气和的沟通,又怕他们误解。
况且,在这几年来的沟通里,我深刻的意识到的了一个问题,自己的记忆和父母的记忆是不一样的。可能,这就是每个人视角的区别吧,没法指望父母完全理解自己的想法,自己也不知道父母对事情的看法会是如何,这可能是矛盾最主要的来源了吧。
而暂时来说,没有兴趣爱好的我也没有办法,很多东西,只有欣赏的想法,却不会有去学的欲望。
又比如……
……
一说起来就有很多想说的事情,但是,又觉得很多事情其实没必要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反正,一时的矛盾过后,有一方愿意让一步,气氛也就差不多缓和了,这差不多是对付所以种类关系紧张时的一项绝技了。
虽然,下一次的矛盾随时会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