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共情就是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就好像感受到对方的情绪体验一样,这个能力非常重要,是社交的基础,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做到共情是非常不容易,他们需要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感知别人的情绪,理解别人。
共情是人很重要的一个品质,父母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共情呢?
首先必须有爱,这是共情背后的动力。
其次必须有洞察力,洞察力是个工具,是父母有可能将自己投入到儿童的体验中去,一旦投入到儿童的体验中,父母就能理解儿童的状态和情绪掌握儿童需要什么,想要什么。
最后共情常常在眨眼之间发生,家长通过将自己投入儿童的体验中,将这种体验准确的翻译成成人语言,然后再重新解构为婴儿的语言,形式有婴儿化,触摸明显夸张的面部表情游戏以及喂养和为婴儿保暖的。
当孩子小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很多负面情绪,比如说恐惧,害怕,痛苦,惊讶以及各种负面情绪,当孩子面对负面情绪时,我们不能否认和压抑他们的情绪,要去接纳孩子的情绪。那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共情。
这其中有4个过程。
一是描述,二是理解,三是肯定,四是引导。
举个孩子打针的例子:首先说,宝贝,今天爸爸妈妈要带你去打针,把这样的一个事情告诉孩子不要隐瞒,之后我们会说打针有点疼,如果你觉得疼的话有两个方法,第1个方法是你可以抓住妈妈的手,如果你觉得特别疼抓得更紧一点,当然了我也知道疼的时候你会觉得想哭,当你想哭的时候你就哭出来,哭是没有问题的,妈妈小时候也是会有那么一点点害怕的,在之后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打针,虽然有点疼,但是它是为了让你不得病,或者让你的病快点好起来,是对你的身体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