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是不是啰嗦的父母?

你是不是啰嗦的父母?

作者: 小红帽来了 | 来源:发表于2020-06-13 22:53 被阅读0次

“都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东西不要乱扔,你怎么又不记得了!”

“你怎么老是这么磨蹭,快点啊,快点!”

“跟你说多少遍了,怎么老是这样粗心?”

......

这些话你有没有很熟悉?

为什么父母反复叮嘱的话,孩子总听不进去呢?

其实,孩子已经听到了了,可是听进耳朵后,却被大脑屏蔽掉了,这就是心理学常识“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电影《小孩不笨》中,小主人公杰瑞每天放学回家,都要被一大家人“轮番说教”,杰瑞就说出了孩子们共同的心声:

大人经常以为,和我们说很多话,就是沟通了,其实都是他们自己讲,自己爽,而我们通常都是假装在听。

孩子到底有没有听进去,他们不管,只要他们有讲,就算了。

说话就像吃饭,吃得太多,你说好不好消化?大人说那么多话,为什么就不明白,多了就很难消化的道理呢?

一句话重复一百遍不会成为真理,而真理重复一百遍,却可能就会成为一句废话。

别说孩子,就连成年人,如果有人不停管教你,你说你受的了么?

马克·吐温讲过一个亲身的事件:

有一天,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的感人肺腑,准备多捐点钱。

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点零钱。

又过了10分钟,还是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最后,牧师终于结束了演讲,开始向听众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不捐钱,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元钱。

看完这个小故事,你是不是笑了,然后开始反思,这个故事里是不是有自己和孩子的影子?

研究发现,批评发生的最初几分钟,孩子是容易听进去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逐渐进入“左耳进右耳出”状态。所以,说教不能太多,且战线也不宜过长。

因为孩子在无意识中会开启了“心理屏蔽功能”,以避免大脑加工太多负面情绪和信息。

那么父母究竟该怎么做呢?

大人和孩子都停下手上的事情,大人郑重地说出要求,并且询问孩子是否听明白了。

有的孩子很快就明白了道理,开始执行,有的孩子却需要更多时间来接纳。每个孩子生理和心理都不同,家长要尊重他们的差异。

如果,孩子还出现同样的问题,那就再一次明确地说出你的要求,表明你的态度。但是要注意,分寸拿捏好,适可而止。

如果你是那个啰嗦的父母,希望你能够关上你的复读键。从现在开始,说教有度,避免过犹不及。

相关文章

  • 你是不是啰嗦的父母?

    “都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东西不要乱扔,你怎么又不记得了!” “你怎么老是这么磨蹭,快点啊,快点!” “跟你说多少遍了...

  • 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苦短善待家人

    父母的爱 不少人受不了父母的啰嗦, 甚至因为啰嗦责怪父母, 这种啰嗦又何尝不是爱。 叮嘱你吃饭, 唠叨你穿衣, 只...

  • 百善孝为先

    不埋怨父母的无能, 想要父母怎么样? 首先应使自己怎么样。 不嫌弃父母的啰嗦, 如果父母不啰嗦了, 可能他们不健在...

  • 【给播种的人们】把心还给孩子

    其实我也是个不习惯放心的人,以前老嫌我爸妈啰嗦,如今更常用父母啰嗦的话来啰嗦小孩,当然以前父母只要承受我的不耐烦,...

  • 父母老了,这十句话你有在说吗?

    记住,永远不要对父母说这十句话! 1.好了,好了,知道,真啰嗦!(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啰嗦”其实是一种幸福。)...

  • 对父母不能说的十句话

    记住,永远不要对父母说这十句话! 1.好了,好了,知道,真啰嗦!(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啰嗦”其实是一种幸福...

  • 永远不要对父母说这十句话!

    记住,永远不要对父母说这十句话! 1.好了,好了,知道,真啰嗦!(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啰嗦”其实是一种幸福。)...

  • 换位思考

    看过这样一段话:“你是顾客,觉得商家暴利;你是商家,埋怨顾客挑剔;你是孩子,觉得父母啰嗦;你是父母,埋怨孩子调皮。...

  • 古训:五不怨七不责

    五不怨父母;①不怨父母无能。②,不怨父母啰嗦。③,不怨父母对己抱怨。④,不怨父母迟缓。⑤,不抱怨父母生病。 七不责...

  • 以理不一定服人,但说故事却能动人

    是不是我们从小到大都不喜欢父母给我们讲大道理,大道理一大堆会觉得很啰嗦,像说教似的,父母没有做到,我们更不愿意听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是不是啰嗦的父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ct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