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逆刘而上(IDyuanyuankaoshi)
考研国家分数线上热搜了。
我看完之后,特别惊心。
因为它暴露出来的问题,可能我们很多打工人都会遇到。
01 不会每个人都能圆梦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特别关注这类新闻。
因为今年的国家线上涨了好多分。
就看教育学这一个专业,6年时间,从300分涨到了351分,光今年就涨了14分。
在所有的专业中,理科涨幅还好一点,平均大概十分。
文科的专业,比如艺术、哲学、教育学,涨幅15分的,比比皆是。

这个“涨”让很多同学的读研愿望都落空了。
一定会很难受的。
因为你坚持了这么久,每次都告诉自己,只要不放弃就可以。
结果等你到了终点才发现,终点已经被人家拉到了更远的地方。
有人把考研比喻成是在黑暗的屋子当中洗衣服,你只能拼命地洗,努力地洗,一刻都不能停下。
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洗得干不干净,也不知道别人洗得是否比你更干净。
所以考研不是说,你自己努力就行,你得“比别人行”才行。
肯定会有人被刷下来,不会每个人都能圆梦。
所以我们就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到底多努力才算努力,到底多幸运才算幸运。
我有很多弟弟妹妹在考研,我觉得好可惜。
他们就是考不逢时。
我就在想,如果他们早几年考,确实压力会更小一些。
但是没有办法,现在不只是考研压力大,你以后到了人生当中才知道压力更大。

02 考核的标准一直在变
听小同事讲她朋友,遭遇了职业危机。
和我们一样,内容出身,抱怨工作不好做。
她朋友不是文学类专业的,毕业后也没做内容,在文员岗呆了两年。
后来觉得工作没有什么挑战性,想起自己很喜欢写东西,就想转行做内容。
她真的很努力地想进内容的圈子。
先是去一家工作做互联网运营,等待机会。
抖音起的时候,直接和老板说,要转做内容,然后热情满满地跟着组长仿文案,写脚本。
她也是很努力在做内容输出。
一个人负责好几个账号运营,写的东西特别多。
但现状是,她做的内容数据就越来越差,量多,但是出圈的少。
为什么?
因为那个公司不倡导做原创,大多是摘别人的脚本,自己拍。
核心点都不改。
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她的焦虑。
很简单的道理:
她成长的速度,没追上行业成长的速度。
为什么以前的她能行:
因为当年,抖音入驻的人少,官方也需要足量的内容,去造流量。
为什么现在不行:
入驻的创作者多了,官方就比较抵制同质化内容,而且价值输出的观点越来越饱和,内容的标准在往上提,行业的标准也在上调。
她是很努力的在产“量”,但是人家已经要“质”了。
这就像什么呢?
你很努力地融入一个圈子,发现这个圈子里的人都变得更厉害了;
你好努力地工作,好不容易涨了薪水,发现房价比你的薪水涨得快多了;
你努力了很多很多事情,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标准早变了。

03 要走很多很多的路
说回到我们考研这件事。
感性一点。
我看到这个新闻特别想跟大家说:
要相信,你走的每一步路都有印记。
你今天努力考的分数,带来的是习惯努力和向上跳跃的感觉。
那么把它投入到你的人生当中,你一定会过得不差。
理性一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
是因为在特殊时期,我们的工作机会在减少。
很多届毕业生累积到一起,全部挤在考研这一条道上,就导致了分数的通货膨胀。
而且啊,这一群人又很快会去参加春招,春招的工作机会又变成了一场“考研”,也会非常的卷。
那么这时候你该做的是什么呢?
我的公号助理,原来是考研失败,找工作的。
第一天,出了分数,当天晚上改简历;第二天,就去工作岗位实习了。
赶紧行动起来。
当我们错过一辆车的时候,要做的不是哭泣,而是把鞋带系好,不要错过下一辆;
当我们错过一朵花开的时候,要做的不是遗憾,而是赶紧做好行程,去赶下一场花开。
是,不是每一步都算数,所以,我们要走很多很多的路。
考研可以把你淘汰,但是人生的路上不能停下。
我们谁也不知道,谁会是最终被选中的那个人。
但是越积极的人,真的会越幸运。
本文来源:公众号@逆刘而上,作者刘媛媛。
每晚十点,更新思维干货,成长感悟,还附带晚安电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