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倒买倒卖生意的第一要则,就是遵从低买高卖,这样才能赚钱。最朴素的道理。可把当前这个商人放到产业链条里,就发现有点问题,“低”的那一头,为什么卖给你呢?同样“高”的那一头,为什么要买你的?
01 交易都是非等价的
既然是倒卖,那么在收货的时候,收货方想“低买”,同时卖货方也想“高卖”。之所以能够成交,就是因为买的认为够低,卖的认为够高。同样的价格,在不同的人那里,就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价值。
低买的,认为还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有差价可赚;高卖的,基于当前自身的条件和付出的成本,已经是赚到了。双方本质上都是觉得当前的价格,是小于自己的付出。所以,对于双方,都不是“等价交换”。
02 买的策略
那么要想买到,就要充分考虑对方的付出,用当前的价格是否能覆盖。如果再能给予后续订单的期许,也是相当于降低了对方找买家的成本,能够更快的成交。
03 卖的策略
把产品或服务交付给终端用户时,需要考虑对方付出后能得到的,是否覆盖当前价格,甚至能令对方感到超值。这也正是很多品牌的溢价原理。用户使用的产品,还得到了无形的身份象征。这种无形资产,给予用户的是认同、尊重、优越感等等。
04 做的心态
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有同理心。市场多元化,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可替代的,也就是卖的一方不一定非要卖,买的一方也不一定非要买。买的太低,卖方空间受到挤压,可能以后就不卖了;卖的太高,买方完全可以寻找替代品,也就不再买了。在整个产业链条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05 做自己的CEO
其实不是非要经商才一定要时刻想着给对方提供高价值,个人工作生活也是一样。想想为什么离职,大多数是因为自己觉得工作价值更高了,而公司给的工资不够。小情侣分手的,是不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少于得到的回报?
多想想对方的需求,再对比自身的资源,然后推演下可能得到的回报,个人的商业模式就浮出水面了。如果从中产生低买高卖的差价,再进入增强循环,这样就进入了人生的复利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