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四季一个新循环的开始。春,原本是个动词,《说文解字》解释为“推也。从草从日,草春时生也”,就是草感受到太阳的召唤,应时而动,推开大地,生长出来的意思。《尚书·大传》说:“春,出也,万物之出也。”为什么叫“立春”呢?这源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冬至节气,阴到了极点,但阳也在滋生,所谓“冬至阳生春又来”。到小寒大寒,大雁、野鸡、喜鹊、鹰隼感受到了春的气息,开始为繁殖新生命作准备,“每于寒尽觉春生”。到了立春节气,春就不再潜伏在地下,而是像人一样稳稳当当地站起来了。立的本义,是人站在大地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建始”,区别于一般的“开始”,有竖立起来、让人看见的意思。
立春在古代是个重要的节日,这就是“春节”。大年初一则叫“元日”“元旦”。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写的是大年初一。近代引入公历后,将“元旦”这个词送给了公历1月1日,随后又将“春节”这个词送给了农历大年初一。于是,“立春”就只有节气这一身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