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
今天,让我们再读一遍《乡愁》

今天,让我们再读一遍《乡愁》

作者: 天津香雪堂 | 来源:发表于2018-02-09 10:01 被阅读0次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972年,44岁的余光中写下这首《乡愁》,这是大陆读者对他最熟悉的作品。12月14日,余光中在高雄病逝,享年89岁。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里写下《乡愁》。一首《乡愁》,传诵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40多年来,这首诗在海内外华人间被广为传诵。余光中近年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时,屡屡被问及他的乡愁。

“我出生在南京,父亲是泉州人,抗战时期又在重庆住了几年。要问我的故乡在哪里,其实很简单,我就是一个中国人。”

2013年10月,余光中接受采访说,自己现在任教的中山大学位于高雄西子湾,正对台湾海峡,“每天在学校办公室,望过去就是我熟悉的故乡,我要庆幸,自己不是住在台东,不然面对的就是太平洋,我又不要看美国,有什么用呢?”

“媒体常定义我为‘乡愁’诗人,这自然不是一个坏的称号,但我的作品还是要比这个称号复杂一些”,4年前,85岁的余光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首小诗立了大功,但也好像一张巨大的名片,有时遮住了他本人的面孔。他说,乡愁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时间和文化上的,“我最近就在写一系列‘读《唐诗三百首》有感’的诗,过去也写过不少怀古诗。古典诗并未过时,你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完全是电影蒙太奇的手法。”

“诗歌丧失读者,诗人应该自问,写得够不够好。并非要一目了然,但要让读者能够循着你的诗歌进入你的世界。诗人要反躬自省,如何写出更深入浅出的作品,而不是责怪读者都去听流行歌了。不过我有些冤枉,我的诗很少有人不懂的,却要常常替看不懂的诗人辩护。”“我最得意的诗还没出现,所以我还在继续写。只要还在写作,我就觉得自己还死不了。”4年前,余光中在上海的幽默言谈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诗人远去,诗心与诗作长存。

相关文章

  • 今天,让我们再读一遍《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

  • 今夜让我们再读一遍《乡愁》

    今天,那个写“乡愁”的诗人,90岁高龄的余光中,走了! 人物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19...

  • 著名诗人余光中病逝,今天让我们再读一遍《乡愁》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12月14日因病去世,享年90岁。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

  • 再读《乡愁》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 再读乡愁

    银丝融进了天空 渴望消失于风中 烛光代替了日月 一抹乡愁淹没了深情的大海 沿着你展开的船票 沉默在这片决绝的海 倾...

  • 再读乡愁

    明月下 寒水边 丝雨里 飞雪中 那枚邮票、那张船票 载不动 那抔新土、那湾海峡 阻不断的 还是 那化不开的 乡愁

  • 再读《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 稍作停留,然后离开-----同读“谁在我家”之十九

    今天学习“谁在我家”最后一篇,听了一个绝美的故事,实在舍不得结束这样的学习,把故事读一遍再读一遍再读一遍,...

  • 中国诗肖像第五季入围参选人010

    再读<乡愁> 小时候 听母亲说起那首《乡愁》 我在这头 你却在那头 长大后 我带着那首《乡愁》 来到那头 在那头 ...

  • 再读小马过河

    以前写过一次读小马过河的感悟,让我们在生活中多去尝试,今天再读一遍,又有了新的触动,我们一起学习。 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天,让我们再读一遍《乡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hf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