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收到文友送的礼物,肉桂茶。
肉桂是青茶(又叫乌龙茶)的一种,青茶又是中国特有的茶种——半发酵茶。
这种茶的特点在外观上看,铁观音比较明显,把泡过的茶叶打开,会发现中间是绿色,叶边缘环着一线红色,即所谓“绿叶红镶边”。
半发酵是啥意思呢,简单说就是搁半道上了,搁哪个半道呢,就是搁在不发酵和全发酵的中间。不发酵是绿茶,可以比作未出阁的少女,就是个鲜嫩,青涩。全发酵是红茶,可以比作生了儿女的妇人,熟透了,老成,心肝儿透透的啥都明白,且有韵致了。
而这个半发酵,就是卡在这两者中间,脱离了少女行列,但还没修炼成精,刚刚结过婚那几年,炉火儿最红旺的时候。
当然这只是个比喻而已,恰不恰当各人看着办。关键本文它不是写女人的,看官不要搁那儿就不动窝了,咱还是先收起色心,继续说茶。
青茶这一家族里人丁兴旺,比如我们都非常熟悉的铁观音,半熟悉的大红袍,不算特别熟悉的单枞,以及前述的肉桂等,都是一根藤上的堂兄弟。它们介乎绿茶和红茶中间,但不一定正好赶中腰子上,有些离绿茶近一点离红茶远一点,比如清香型的铁观音,有些离红茶近一些离绿茶很远了,比如肉桂。可以想象一下,就象绿茶是起点站,红茶是终点站,中间这条路上,前前后后有很多站点,陆陆续续走着这一众堂兄弟们,有的一两站就下车了,有的差不多正中间的样子,有的快到终点附近了。又可用说话来比喻,绿茶是沉默着未吐一字的,红茶是竹筒倒豆子全说了的,这几种青茶是吞吞吐吐,说一部分留一部分的,当然其中有些说得稍多留得较少,有些说得较少留得稍多的。
之所以用说话来比喻,是因为想借此说说吾国国民性格。
前面说过,青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种。也就是说,歪果仁的茶,要么绿,要么红,一根筯,两头翘。只有吾国才有这种似红似绿,半红半绿,非红非绿的青茶。
这种独有,这种特点,很像吾国国民的性格,说话讲究一个含蓄,这话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全说,说一部分,隐一部分,再给你个眼神自己体会。所谓“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国民性格其实又成就了我们的文化,中庸之道,不走极端。文化又带给我们处世态度,做事半能半拙,待人半朴半贤,生活半丰半俭……
所以这种特有,看来还真不是随机的。
现在回头再借女人比一比茶,因为比较直观好懂。
一般正常情况下,少年总是喜欢少女,这就像初饮茶者,往往喜欢那种香气清新张扬的,比如大众化的绿茶,而青茶中往往是清香型的铁观音这种,所以铁观音被称为“入门茶”。
到了一定年龄,比如壮年时,可能会对成熟的有风韵的女性有兴趣了,饮者亦然,这时候就会喜欢那种香气比较蕴藉的,比如岩茶,单枞,肉桂等,往中老年方向再走,可能会更喜欢发酵程度更重的茶,因为这种茶需要一定的心情去慢慢回味,在相对浮躁的少年时代,这种心情和阅历一样还有所不足。
当然,这只是说一般情况,凡事都不能绝对。有句俗话说“男人至死是少年”,也就是说,壮年中年老年的男同胞,固然喜欢了更有风韵的发酵茶,但并不会因此排斥青涩鲜嫩的绿茶,所以少女和绿茶是属于通杀性质的。
与之相反的是,像法国帅哥马克龙,少年时期,就直接越过不发酵的绿茶,半发酵的青茶,甚至全发酵的红茶,而直接进入后发酵的黑茶,三岁看老,一步到位,这种人物也有,但显然是凤毛麟角。
可知总统并不是人人都做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