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课第356天(20191013)
感觉远比对错重要
今天读到一篇文章《你的感受最重要》,很有感触。文章讲述了一对80后小夫妻的故事,他们结婚不到一年,却常为一些小事儿争吵。例如:妻子常因丈夫上完卫生间忘把马桶坐垫放下来,且总是“屡教不改”而怒火中烧,常因此大发雷霆。又如:两人还因煮饭应该淘两次米、还是三次米而争吵,原因无非是一个认为米淘的次数太多会流失营养,另一个则认为多淘米可以减少农药的污染程度。虽说都是些小事,但多了,却是最伤感情的,两人甚至开始对婚姻产生了怀疑,直到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让他们得以重新审视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
一个周末,两人同去看望他们中学时的班主任老师。在一起包饺子的时候,老师和她先生在调馅儿时出现了意见分歧,在他们看来俩人可能要因此发生争吵的时候,他们的老师却对先生说:“你认为对就按照你的意见来吧!”而事后证明,老师的意见是对的。在帮老师刷碗时,她好奇地问:“调馅时你明明知道他的韭菜放少了,干嘛不坚持呢?”老师一笑:“本来是一起高高兴兴包饺子吃,何必为一把韭菜搞得不开心呢?对错不重要,对方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这句话让她如梦方醒,终于懂得了一家人应该如何相处。
这真是一个值得反复去体味的小故事,“对错不重要,对方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这句话道出了一个家庭和谐相处的真谛!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夫妻之间或亲子之间常常会因为生活中的一点小事而相互争吵和抱怨,这些小事可能是:用餐时应该先吃饭还是先喝汤?进门后鞋子为什么总是不放在鞋架上?东西为什么总是随手乱放?离开房间时为什么不随手关灯?用完洗衣机后为什么不顺手把电源线拔下来……生活中这样的小事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而就是这些小得不能再小的、鸡毛蒜皮般的小事情,却常常成为一次口角或一场家庭战争的导火索,令本来一次很愉快的旅行、一顿很快乐的晚餐,或是一个美好的、相互陪伴的夜晚,变得索然无味,甚至成为一次痛苦的经历。
作为一个聪明人,我们应该像前面提到的那个老师一样,把关注点放在感受一同聚餐的快乐上,而不是谁对谁错上,因为家永远都是讲爱的地方,而不是冷冰冰的讲理的地方。在家讲理,所有人最终都会无一例外地成为输家。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组建一个家庭,养育一个子女,无一例外地是要共同地感受家的温暖和体味天伦之乐,但走着走着,却常常因为一些很小的琐事而与我们最初的愿望背道而驰,渐行渐远。朋友们,让我们共同经营好那份美好的感觉,时刻牢记感觉远比对错更加重要!(宏光)
宏光·金玲365天通情达理功课(356)土 壤
整里书柜时,看到了记录创造了“奇迹的苹果”的木村秋则的一本书,《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他不用农药、不用肥料,不除虫、不除草,却种植出全日本都想着“一生能吃到一次就好”的苹果。当面对自己那颗放置了两年也没有腐烂,只是枯萎飘香的苹果(干)时,木村说:“也许是因为它来自于大自然吧!”木村通过11年的尝试、努力、坚持和等待,才发现,其实他只是培育了最适合苹果树生长的自然土壤,帮助它们重新适应本应是正确的、自然的成长环境,然后每天都去陪伴这些苹果树,抚摸它们的树干,和它们说说话,鼓励它们的努力,终于第11年,木村的苹果园开满了苹果花。
其实,我们父母也耕耘着这样的一块田地,而地里的苹果树就是我们的孩子。看到木村对待他的苹果树的种种细节,我不禁想着,我们的孩子又是在怎样的土地上生长的呢?施肥、除草、除虫,有时甚至被喷射着烈性农药,我们这块田地上的境况可想而知!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就如同木村的苹果树一样,他们扎根的土壤最是关键,而这片土壤就是我们父母所给予孩子的家庭环境,一个应该是充满爱的能量的环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呢?如木村所说:“人类的身体无法种出一粒米,结出一颗苹果,我们只是在照顾稻子和苹果树而已。”也就是说,在我们拥有的这块田地上,主角是孩子,我们只是去陪伴他们成长。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很多父母都走在了觉醒的路上,都在迫切地寻找着如何让孩子更健康、更茁壮成长的方法。其实许许多多方法中,最有效的就是改变我们拥有的这块田地的土壤,给予孩子一个爱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等待也很重要,因为土壤改良也是需要时间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陪伴孩子,帮助他们去吸收新的营养和能量,修复过去的那个模式和习惯。然后,当孩子不断成长时,我们可以像木村对苹果树说“这是苹果树努力,因为无论我们有多么努力,如果苹果树不努力,一朵花都开不出来。”想想看,我们的孩子是否也是如此呢,无论我们多么的努力,如果方向错了,孩子拒绝成长,那也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当看到木村对苹果树说:“谢谢你们这么努力”时,我流泪了。是的,每个孩子都想成为好孩子,都想成为最好的自己,那么,就让我们放下比较和评判,丢掉指责与抱怨,用源源不断的爱去改良那片滋养和培育孩子生命的土壤,让他们的根深深地根植于广袤的土地,让他们的枝干尽情地向天空伸展,以最自然,最渴望的姿态去融入自然、拥抱自然。然后,我们会欣然、欢喜地注视着那个已然成长的孩子,饱含热泪地说:“谢谢你们如此努力、快乐的成长!”(金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