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发展四十年,成为18万亿的大行业,4000亿巨额营销费,即将开启第二阶段生命。
真正的自由,不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实自己不想做什么,就可以选择不做。
看见了不知道,才是营销真正升级的开始。
房地产营销,在每一个营销人的脑海里是完全不一样的,认知不一样,是挑战也是机遇。
房地产行业中,传统营销的4P(产品、价格、促销、渠道)都是极限值,理论不适用。
购房者5个属性都是极限值,人的认知模型崩溃。
行业里的另一个关键要素“从业者”的三个关卡:认知偏差、没有反馈、内卷消耗。
我们常用波音飞机来描述楼间距大,其实你只是意识上大脑自动化反应了飞机场的大。
购房者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所以他无法提出自己的真正需求。营销人和售楼员不知道购房者自己不知道需要什么。购房者不希望售楼员知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双方之间,都没有反馈。
12个要素的乘法关系。但凡有一项偏差极大,整体就一落千丈购房者都是超级小白,是由于购房的五个属性所表达的认知极限的乘法关系所决定的。
购房者有且只有1%,是全天下不动产的市场共性。2-3%成交数据,除以3-6个月成交周期,基本决定了在每一个时刻,购房者有且只有1%。
购房者需要内容引导,是由于购房的五个属性背后是购房者的五种心态,这些心态互相作用,只能用更丰富更翔实更专业的内容来引导,而非简单的广而告之。
今天,远离了时代红利,迎来了三大原理,购房者会给我们红利。
给客研的红利:
了解了一个人,就了解了一类人。全天下的购房者都是一个人。
给产品的红利:
产品做的多好,取决于购房者懂了多少。
给售楼员的红利:
你是购房者最后的途径。高质量陪伴是手段。
给广告的红利:
从开发商导向,转向购房者导向。从引流导向,转向转化导向。从月费工单导向,转向赋能工具导向。从广告导向,转向内容导向。从单项目导向,转向区域公司或产品线服务导向。
给投放的红利:不要投放,
投放,在如此低频低效的领域里,就是营销人自己的安慰剂,以获得一种“不得不投不敢不投”的安全感。
给品牌的红利:
第一个坑:房企品牌不等于消费品品牌
第二个坑:从另一个角度看,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没有得到共识,就是,房企品牌,是地产人眼中的,还是购房者眼中的?
第三个坑,是品牌人的选择,你选择诚实,还是生存?
To B还是To C?C端,没有回应,延迟满足。B端,决定你当下的生存。
坑等于红利,填坑等于创造红利。我这三个红利,送给品牌条线。
给流量的红利:
客户都是自己上本来的。
房企最大的天赋优势就是我有新房,自来访,和转化力。
给内容的红利:
内容并不变。
给效率的红利:
标准化
给自己的红利:
工作即修行。
什么叫最基本的东西?
一个相对健康的身体,几个相互信任的朋友永远迎接变化的勇气,持续学习的能力和一颗不以物喜不以己为的心。
假如房地产营销需要砍、砍、砍、减、减、减,最后只留一个最基本的东西,你会保留什么呢?销售服务,同意吗?如果再加半个,你会加什么?我的答案是价值翻译,一个销半个营就是我的答案。
为什么是半个营?因为房地产不是消费品,为什么需要价值翻译?它就是把土地、产品物业的专业的价值翻译给小白购房者听。
认知观就是一件事情的本质,产品观就是它可以被做出来的样子,方法论就是你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步骤能让品质保持一样。
但是重复,也让我们无法知道,是否这是最好?是否还可以更好?
原来一个人想做的比别人好,可能就是你要知道,原来每一件事儿其实难度都差不多。你与其做一件简单的事,不如做一件难的事,反正工夫都差不多一样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