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17 多云
二月的日记推迟到今天,不是因为今天的事情让人印象深刻,而是因为今天的时间比较充足。
开始敲下今天的第一个字的时候是晚上七点半,我刚放下碗,父亲和母亲还在饭桌上。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好像有长辈不动筷小辈不能动的说法,歇筷也是,可是我吃完就歇下了。
不用太过在意,传承至今,不知道多少人延续,反正在我这里已经几乎消失了,偶尔的注重只能说是“良心发现”。
吃完。我就回到房间开始回忆最近的事情。
-
下午接到小舅的电话,叫我和妹妹去玩,因为他要出门打工了。
他们的家事说来话长,那就长话短说,讲点我知道的。
小舅回家不过几年,之前他都在外面打工。他回家的原因也很简单,照顾外公外婆和接送孩子上学,那时候外公的身体不好,比现在还糟糕,他回来接外公去医院,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回外公家的时候看不出来,跟他一起生活久了就会发现。人老了,好像命运都在欺凌他。
小舅的儿子让人欣慰的地方是听话。明宇是一个沉默内敛的男孩子,这是我对他最大的认识。听小舅说他喜欢做菜,我信,明宇长得白白胖胖,看起来就是居家好手。
可能出生在农村里的孩子都对大山有着特殊的感情,去年雨季回去的时候他正好在家,家里晒了一些菌子,那是他跑去山里捡的,他打算卖钱,后来听说卖了三百。那一刻,我觉得这个孩子长大了。很多时候他并不说话,要么安静地玩游戏,要么看电视,或者做些家务,我有心交流的时候回去逗他。年龄上我是姐姐,以一种看小孩的眼光看他,忽视他的长大。
今年,他去县里上学,选了他自己想读是专业,类似于园艺,我竟然觉得很适配。放寒假后,小舅兴致勃勃的给我看他的成绩,我感受到了老师的认可。
生活的不容易从来都不是一面的,小舅生病,家里拿不出钱看病,外公外婆年纪大了,出不了远门,明宇要上学,支撑家的只能是家。
小舅的身体好转,也许是强撑着,他要出门打工,没问他去哪里。其实我想知道,但是理智上我觉得可以问一个人去哪里,但是不要问他干什么工作,因为做什么工作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不要以为人都是和平的,也不要以为歧视不存在,任何通过对比心理上感到快感的都可能是“看不起”,若隐若现的优越感会伤害到别人。事实上,别人干什么不用有任何优越感,因为没有利益纠缠,没必要。
小舅叫我的时候我犹豫了,因为老妹不在家,她和哥嫂一起去县城了。作为外甥,我们理应回去看望他们,特别是他要出门,至少要有关心。具体的,还是看明天吧,因为明天我有一场非常重要的面试。
-
心境真的会影响气运。
早上起床之后我心里就不高兴,后来母亲又说找工作的事情我更不高兴了。我不知道有什么意思,她说了问我的意见,但是我不同意之后她还一直说,那还不如一开始就直接说,费那么多话干什么。
我摆脸色,但不回嘴,因为我想起有一次和父亲拌嘴他说我书白念了。只要不听话,不按照他们说的做,那书就白念了,不通人性,不懂人情。
因为心里生气,做什么都有一股气,然后什么都做不好,洗衣服的时候滑坐到水里,我感觉很背时。后来想想,不幸是因为心里不舒坦,堵着气。下午倒是平静了。
默念。
-
之前写了母亲打工的事情,她遇见了那种态度游移不定的人,大家因为她推迟了,母亲直接气哭了。她在家里准备了两次,两次希望都落空。打工的时间短了,钱赚的就少了。
昨天她给妹妹做了一双鞋垫,没有我的,她们说的时候我心里吃味,但是没有表现出来。我认为我跟她不像妹妹那般亲近,以为不会有我的,直到今天下午她递给我一双鞋垫。
那时候我关着门玩手机,她推开门递给我一双鞋垫,握在手里心里软了一片。
早饭后她坐在我门前做针线活儿,我不看她缝什么,我要洗两大盆衣服。我们各搞各的,偶尔交流两句。
我不在意的事情,她记得,这就是母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