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总有看热闹的人。也总有因为事不关己,胡乱帮忙的热心人。
本书人物,圣地亚哥的死,与看热闹的人们脱不了干系。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21岁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作品。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1年出版此书。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以众说纷纭的口述形式,讲述了这起“事先张扬的凶案”前因后果。还包含了贫富差距、种族矛盾、人性的弱点、爱情和性。
圣地亚哥
故事从圣地亚哥被杀那天早上讲起。
他做了一个梦。他母亲忽略了梦中的不祥,这为母亲亲手促成儿子惨死,埋下伏笔。
因为主教将要坐船途经此地,当天21岁的圣地亚哥特地穿了一身白衣服,只为能够吻主教的手。
但主教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也没有给他的信众机会。他收下了老百姓进献的大批贡品后,立即离去。
白衣服像是丧服,死亡的征兆。而主教的骄矜,使老百姓苦难生活略见一斑。
作者用各种人物的迷信、预感和忌讳,制造一个又一个扑朔迷离的征兆。
缠绵的叙述,使这起凶案变得不再突兀。
圣地亚哥临出门前,留在枕套里的手枪里是否有子弹,决定了他的生死。
圣地亚哥是从正门出去,还是从后门出去,决定了他的生死。
他的女仆是否在他走后闩,决定了他的生死。
……
别人行为的微小细节,决定了他的生死。
一个又一个的吃瓜群众,明明知道是谁、在哪里要杀圣地亚哥,却不作为,或作为无效。
厨娘母女的撇清,食品铺老板娘的申辩,死者的朋友,母亲的避重就轻……等等各个与圣地亚哥有关系的人,全都做了自己分内的事,全都帮助过死者逃生。
问题是,哪怕只有一个人恰当地帮个忙,圣地亚哥就不会死了!
援引文中的话:
“看见他活着,以为一切都是谣传”
“甚至没人想过圣地亚哥是否得到警示。大家都觉得不可能没人提醒他。”
“人们兴奋地迎接主教到来,根本顾不上其他新鲜事。”
紧接着,主教的离去的空窗期,使一件丑闻发酵。
安赫拉&巴亚尔多
他们是一对新人,缺乏感情基础,男强女弱,地位悬殊。
他魅力四射的外表,掩饰着忧郁和脆弱,所以,对同样忧郁的她一见钟情。
他第一次见到她时,她穿着丧服。丧服,是婚姻走向坟墓的预兆。
他只因为她一句话,不惜重金买下了鳏夫的豪宅。结婚五小时后,他成了鳏夫。
作者竭尽所能地描述了,他如何英俊睿智,如何家世显赫,如何为了她一掷千金,如何铺张奢华高调地举办婚礼。
却没有哪怕一个字,正面描述他对她的爱。
她认为:他就是要得到她,不管以何种方式。他生来一切都是万事如意的。
订婚之前,她曾抗议这门亲事。
但是她的父母却认为:“一个以勤俭谦恭为美德的家庭,没有权利轻视命运的馈赠。”
新娘知道自己不是处女。但她没有勇气说出来。
良知也不容许她欺骗。所以,新婚之夜,她被他退回娘家。
她的双胞胎哥哥问,是谁夺走了她的纯洁?他们将用鲜血来为她雪耻!
“她丝毫没有迟疑,几乎立刻就念出那个名字。她在黑暗中搜寻,只一眼便从这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众多极易混淆的姓名中找到了它……对它的审判早已写就。”
安赫拉说出的名字是:圣地亚哥。
双胞胎杀人犯
种种迹象表明,他们杀圣地亚哥之前肆意张扬,是为了有人能阻止他们。
他们先后告诉磨刀人,食品铺老板娘,未婚妻……每一个他们能告诉的人。
没有人阻止他们。
甚至警察,上校只是没收了他们的刀,没有羁押他们。
他们又找了两把,让同一个磨刀人磨快。
在一切巧合下,在一切不确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所有人不确定真实情况的过程中,圣地亚哥必死无疑。
他的母亲不承认后悔——在儿子即将逃回家的时候,出于判断错误,把儿子关在门外。儿子被砍死在门上。
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后悔,却不承认。
也有许许多多负有责任的人,根本不后悔。
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事不关己。
这事件不沉重,也不可笑。
没帮上忙的吃瓜群众之中,有人跟着倒了霉。
之后过了许多年……
双胞胎杀人犯刑满释放,开始新的生活。
那位被退回的新娘,坚持不懈地写信给曾经的新郎。男方带着这些从没拆开的信找她。二人在不惑之年重新在一起。
时间推动历史前行,只有惨死的圣地亚哥,种种迹象表明,他没有夺走那女子的贞洁……他死的很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