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丹皮是一种北方常见的零食,山楂做成,酸甜可口,开胃生津助消化。 突然有一想, 果丹皮,也叫山楂卷儿, 可是为什么叫做果丹皮呢?特作此查:
清代有一名宫廷作家叫高士奇,曾参加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的远征。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在随康熙去宁夏督师途中,曾经写过一首名为《果子丹》的七言诗:
“绀红透骨油拳薄,滑腻轻碓粉蜡匀。草罢军书还灭迹,嘴来枯思顿生津。”
高士奇在“果子丹”下自注道:“山楂,煮浆为之,状如纸薄,匀净,可卷舒。色绀红,故名果子丹。味甘酸,止渴。”可见,所谓“果子丹”就是现今的“果丹皮”。差别在于现代的果丹皮较厚,没有清代的“果子丹”那么薄。
因为从诗中的描写可以证明,诗中的“油拳”、“粉蜡”,均是唐、宋的纸名,用以形容“果子丹”其薄如纸。诗中后两句说,有意思的是“果子丹”可以用来写军书,用完又可吃掉,既不致泄密,又可以止渴。对于在缺少水源的沙漠上行军的人来说,这比“望梅止渴”更有现实意义。至于“果子丹”上的墨迹,不仅无害,而且还有妙用,因为墨本身就是意味药。据《《本草纲目》记载,墨可以“痔血生肌肤,合金疮”,金疮即指常见的刀枪伤,可见果丹皮还是军需用品呢。
不知道此解释是否正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