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安心说不想去打乒乓球了,我说吃完饭再说。
吃完饭她跟我进卧室,后来告诉我,教练总说她不好好打,还说下次不好好打就拿个棍子。
她说其实是太累了,所以才打不好,并不是故意想打不好。
我说不打是可以的,我们是消费者想花钱去就去,不去也可以。但是呢上次不想跳舞,觉得太难了,后来坚持下来,现在跳的非常好了,是不是?
她抱着我继续哭,妈妈我就是不想打了,太累了,教练还总说我,我说跟教练谈谈呢?她说我就是不想打了,我也不想上学了,你也不许上班了,明天请假在家陪我。边哭边说。
我期间一直在做深呼吸,我想敞开自己,寻找适当的解决办法。
我说妈妈不能请假,她磨我问为什么不能请假,我说因为要上班啊,我和想赚钱给孩子给自己买好东西呢。
跟她纠缠的过程中,我忽然想真实的表达自己。我说其实不去打球当然可以了,我内心一个声音A说我想全力支持我的孩子,我想成为全世界最支持孩子的妈妈。另一个声音B说,哎呀我好害怕啊,古筝没有坚持,现在乒乓球也没坚持,我太害怕了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A说怕什么那是你的情绪啊,你要处理好你的情绪,支持你的宝贝呀。B说我现在还没办法,那我好好处理自己的情绪吧。
就这样我用两只手当做A和B,用卡通的声音说出上面那些话,安心笑的前仰后合。
看她情绪好起来,记得她说还剩四节课,我说那这样吧,上完四节课,咱们之后可以不去了。
她说那行,或者把时间分开呢不连续两天,我说那不行,其他时间都被别的小朋友预约完了。她说那能不能想去的时候就去,我说这样也不行,老师的时间表都计划好了,并不能随时想去就去了。她说那每周去一次呢?我说嗯这个应该可以的吧。
回家路上她说现在去打球还来得及吗?我说来得及。她想了想说那今天还是不去了。我说好。
现在回想起来最初我帮她想办法的时候可能没有很好的共情到她,所以她越来越崩溃,当她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了,就开始自己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如果我的孩子不会打球,不会乐器,会怎么样呢?可能也会很快乐吧,像我一样,哈哈哈。
我能做的是为她提供一个保持的空间,妈妈永远愿意做支持你的人,在妈妈心里,支持你比打球本身更重要。但也许得到了这份接纳,孩子自己也会去思考接下来可以怎么做,虽然很累但依然愿意每周上一节课,这不是很棒吗?哇哦,写到这个点,我一会儿要去为她点个赞。
到此我想两个人相处的模式就是彼此都舒服,如果我们选择的方式让彼此都舒服,那么其他的标准,还重要吗?完全不重要啊,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也是独一无二的一对母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