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是幸福的,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是幸福的,而慢慢熟悉历史的过程中还能看到熟悉的历史人物出现在电视剧中,那真是无比的幸福。
感谢大秦,隐忍、包容、坚韧、智慧、传承,这些词语闪现在我的脑海。有代代君王的传承才有最后始皇帝同意中国,才有中国2000年来的历史大格局。如若不然,中华大地战乱不息,也许和如今的欧洲一样分崩离析。如今14亿人口的工业大国,可以俯瞰西方世界,我们要东出收复台湾,南下收回南海,西征继续一带一路,北上联合俄罗斯。
假如不是统一的中国,在2020年庚子劫难,这片土地会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说远了,人到中年,才开始喜欢研究历史,喜欢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因此这次看大秦赋没有像以前一样看热闹,而是对每一个历史人物所做的事、说过的话仔细揣摩。我的收获如下:
志向:
大秦以前有少数民族血统,地处西部边陲,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匮乏,民生凋敝,好像不属于中原主流文化,不为六国看好,甚至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好多秦国人都胆战心惊地过日子。记得“大秦帝国”里面,老秦人经常说的一句是“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从帝王到平民上下一新,民间好勇斗狠,君王励精图治。有点像以前的日本,整个国家都有一种危机感。而正是这种危机感,让一个边陲国家立下“东出”志向。异人妻子被劫掠,他在平原君面前,宁可要周朝的城池,而弃妻子儿子与不顾。他说“我大秦锐士,流了多少鲜血换来的城池,我岂能因为要营救妻子,而背弃秦人利益。若妻子被杀,来日攻破邯郸,必让赵人千百倍来偿还。”我感觉异人是一个内敛、窝囊的人,而他在第一次与赵人交锋的时候,展现的“杀气”,就是来自于秦人的志向,第一是因为秦法以军功定职位,第二就是每个人都会把国家富强做为第一利益。
智慧:
在历史书中经常能看到“远交近攻”这个策略。齐国和出国距离秦国远,中间隔着韩、魏,因此嬴政的妻子都是楚国和齐国的贵族,血缘关系使楚、齐降低防备心理,有利于瓦解六国合纵。而燕国更不必细说,燕赵乃世仇,燕太子丹和嬴政质赵期间是从小长大的朋友。秦朝只要专心对付赵、韩、魏。 在郑国帮助秦朝历经10载修建渠道,秦朝有了八百里秦川,才能是粮食充沛,不但兵粮足,还能出口至齐国。大宗经商,有利于秦朝在贸易战中把握主动。而各国的士大夫也都得到过秦国的好处,让合纵之策很难执行。
包容:
兵戈和文化同样重要,想征服其他国家,除了武力强横,文化也需要有影响力。秦朝包容各国文字精华,修订秦篆,得到稷下学宫的认可,并且强制他国商人使用。这种强势的文化输出更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力。 有武必要修文,否则如太平天国为何过早覆灭? 日本人占领台湾和东北,为何要推行日文学习?可能我们没有意识到文化的影响力,假如没有那么多美剧以及好莱坞的作品,我们也许对美国的评价只是头脑简单的彪形大汉。但是从FACSBOOK、GOOGLE到NETFLEX,更不用说好莱坞大片的冲击,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美国的影子。这就是美国强大所在。
一个国家要包容其他国家的人才、科技、甚至国家制度,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化,早晚都会亡国灭种。汉武帝痛击匈奴,使匈奴几十年不敢再犯边境,后来这个强大的匈奴杳无音讯了,好像没有在世界上存在过一样。只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样的诗句,才让我们联想到,以前北部边境还有这样强大的敌人。汉文化在汉朝、唐朝发扬光大,而在元朝差点亡族灭种。而正是这些“遗民泪尽胡尘里”的遗民,这些汉文化的种子,影响到了一代天骄,让元朝沿袭了我们的政治制度和科考、汉字、诗词,并且又发出到了元曲。
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实力,没办法保护自己纯粹的文化。而没有文化,强大的武力也许会是灭亡的导火索。现在全世界又6000多种语言,再过300年,也许只能留下几十种了。有幸生在中华,让我品味诗词之美,让我领略2000年前这可歌可泣的战国时代。
口才:
在那个动乱纷争的年代,士人属于贵族,高人一等。那时还没有科举制度(隋炀帝定下来这个制度),普通百姓怎样能开创自己的开挂人生呢?
那就是“口才”,苏秦因为口才而背六国相印,韩非子因为口才而抵御百万秦师,让韩国苟延残喘幸存几年。饱读诗书的学子可以畅所欲言,也能让一国之君听信自己的政治政策,谋得高职。这也是建立在常年寒窗苦读的基础上,反观自己,现在学习资源这么丰富,还有什么理由不能精进的呢。
所读决定思维,所思决定所言,所言决定所行,所行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以上为大秦赋所感。我不是带着批判的眼光来刷剧,而是带着崇拜和欣赏的眼光来体味。感谢这美妙时光,感谢生在华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