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子弟
前期摩拜创始人之一胡玮炜套现15亿的故事触发了网民神经。
这是一个不断造就创业奇迹的时代。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
学生渴望进入名校,改变人生命运。
创业者期盼事业成功,实现人生梦想。
当前双创(创新、创业)正成为一种热潮,学习成功者成为每个人成功道路上的必修课。
可是,人们面对成功者更多的只是仰视,对成功者的言论一信百信、盲目跟从。
也有人急切获得成功者的真经,模仿、学习成功者的方法、聆听成功者分享的经验。
还有人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勤奋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
我们听了太多的误导,听了太多的成功学,也听了太多的鸡汤,却没有把握学习成功的实质。
学习成功者到底学习什么?对学生也好、成人也好,直接事关成败。
本文尝试解析这个问题,并揭示一个重要的思维:概率思维。
先出一道题看你如何选择?
![](https://img.haomeiwen.com/i4557167/cc9c094ecc260dcc.jpg)
如上,现在有两个按钮,按下红色按钮,你可以直接拿走100万元;按下绿色按钮,有一半机会,你可以拿到一亿元,但还有一半机会,你什么都拿不到。你会选哪一个?
除此外,还有没有可能有别的选择?
答案准确说应该是思维方式将在文末揭晓,耐心向下看,先看一个故事:
第一部分、故事:败将的书为何战胜了常胜将军的书?
有个故事,常胜将军拿破仑一生战功卓著,威震天下,被誉为军事天才,可是他本人并没有留下军事著作。他手下有个将军,倒是将拿破仑的经验进行总结写了本书,据说当时风靡一时。
拿破仑的经验和方法当然太有说服力了,简直太权威了。任何人对军事经验、方法的总结,在战争中的经验,无论如何也没有拿破仑有权威和经典。不信拿破仑的经验,还能信谁的?
可是后来这本书只是风靡一时,后来根本就没有意义了,不再流传,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位常胜将军讲的是如何进行炮战,拿破仑的法宝之一是擅长打炮战,他从炮战起家,运用炮战得心应手,无人能敌。可是这在当时有意义,后来飞机出现,这个战术失效了。
简单地学习拿破仑具体的方法和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失效了。
只学单一的术,只学方法,仅是一时的、片面的、局限的,而且别人的方法对你不一定适用。
可是有个常吃败仗的普鲁士少将,也没打过辉煌战役,写了本《战争论》,在当时根本无人问津。败将总结的经验有人会相信么?能有什么权威呢?
可是,他这本书却流传了下来,还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这就是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写的《战争论》,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美国本世纪80年代出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战争指导"的条目提出,克劳塞维茨是第一位伟大的战略学家,是现代战略学研究的鼻祖。他的不朽著作《战争论》不愧为全面研究军事学术的最佳理论著作,在某种程度上讲,他的著作就是战略学的"圣经"。
一个败将的书却战胜了常胜战神经验的书,这是怎么回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4557167/53cf7a81bc103aea.jpg)
先看下克劳塞维茨此书的背景:
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少将,曾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和波兰军团参谋长,他写的《战争论》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
该书是一本未完成的著作,但由于克劳塞维茨注意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考察战争问题,因而阐发了诸如:"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等一系列在战争理论中引发革命的主要思想。
克劳施维茨将哲学的系统思维模式引入到了西方军事理论研究之中,它的巨大的意义不仅仅是是对历史和对其分析的记录,而且对于实用的策略的制定,军队的指挥系统的建立和可操作性的军事计划的制定均十分重要。
他的战略思想大概包括六个方面:
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二、战争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
三、战略包括精神、物质、数学、地理、统计五大要素。
四、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
五、战争中的攻防。
六、要积极向战史学习。
从上面论述可以看到,克劳塞维茨是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考察战争问题,就是说他运用的是哲科的系统思维,运用方法论,运用辩证法论述战争。而不是具体的战术、方法的经验总结。
这就引出来一个问题:学习成功者仅学习具体的方法和经验是有局限的,仅模仿战术、具体方法是不成立的。那我们究竟应该向成功者学习什么?如何学习?
经验、方法只是一时的,适应当时的环境,条件改变后,经验、方法不一定继续有效。
我们要学习的是成功者的思维方式、方法论,建立起多种思维模型,
今后笔者将继续对思维模型、思维模式、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等进行研讨,本期先论述下概率思维。
![](https://img.haomeiwen.com/i4557167/a8b84f2cf3ed9b12.jpg)
第二部分选择大于努力
上次听混沌深圳分社社长贾光讲,创业很多一部分是运气,是概率使然。听起来有些政治不正确,但却是思维正确的事。
很多人认为是努力和勤奋,这个结论很让人伤感情。
上文中谈到幸存者偏差,其实就是在信息不充分之下决策,形成认知偏差,导致决策错误。
同时也讲到成功者很多是概率问题,运气机会偏多。
幸存者偏差会因为信息不完全,导致人们认知错误。例子中提到的美军要给飞机重要部位装上装甲,对幸存的飞机调查结果是机身弹孔比其它地方多。
如果按此信息决策,越努力成本越高,失误越多,行为完全无效,反而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因为,引擎只要一中弹就可能回不来了,相反应该给看不见弹孔的引擎装上装甲。这个信息才是事关决策的关键,恰恰极易被我们忽视,造成认知盲区。
俗语说,不要以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战略一错,完全错,甚至损失巨大。决策一错,行为完全导致相反的结果。
所谓成功的概率思维就是,95%的成功靠运气,成功只是小概率的5%,这是一个自然规律。我们做事要尽可能通过正确的选择和小范围试错不断增加成功的概率,是这个时代成功者所要秉持的底层思维。
我们要相信努力的主观性,也要正视我们控制不了的概率的重要性更大。
![](https://img.haomeiwen.com/i4557167/265fc7c66ad6f5ea.jpg)
第三部分 如何增加成功的概率?
知道了概率的重要,我们是不是就完全无能为力呢?
既然知道了概率是个关键点,能不能在概率上下功夫、做文章呢?
听人讲过一个案例,分享下:
大家知道,千位数远远大于百位数,百位数远远大于十位数,十位数大于个位数。这是数量级的差别。在数量级的选择上,决定了概率的大小。
1、时代是千位数。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发展趋势,造就不同行业的成功者。战争年代造就将军,工业时代造就机器化生产,信息时代造就IP巨子。
福特选择了汽车制造,成为了一代富豪;比尔盖茨选择了计算机,成了IP业巨子;李嘉诚选择了地产,成了地产大王;马云选择了电子商务,成就了阿里巴巴......
是因为选择时代,让他们站到了时代的潮头和前列。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因为他们选择了时代的趋势,时代趋势是第一重要选择,是概率的第一要素。
2、战略是百位数。
俗话说“战术错,败一时;战略错,败一世”。“做正确的事远比把事做正确重要”。
正确的战术掩盖不了错误的战略,正确的战略可以纠正错误的战术。
今年风靡一时的《原则》一书作者,达里奥作为桥水基金创始人,正因为通过确立自己独特的战略,不断执行、优化自己建立的模型,不断补充、修正正确的权重,不断增加正确的概率。就是靠模型、靠战略、靠判断力,通过战略冲运气,保证了成功的概率,取得了娇人的成绩。
在手机时代即将来临之时,你还选择坚持BP机,必死无疑;在智能手机时代来临之际,你还选择抱着传统手机不放,诺基亚的命运就是最好的证明;在数码时代更迭之时,柯达还选择胶片不做改变,时代就将它淘汰。
打车软件基本滴滴独大了,你还选择进入打车平台,市场根本不给你机会了;共享单车,摩拜单车和OFO已经共享市场,你还选择共享单车,市场格局早已定局。
所谓赢家的秘密就是坚持按照优势概率行事,哪怕屡屡受挫也不要更改战略的原则。
![](https://img.haomeiwen.com/i4557167/7ce4c0f552e2d959.jpg)
3、结构是十位数。
俗话说“结构不对,什么都不对。”
写文章要有正确的结构,搭建清晰的文章结构,没有结构,一篇文章仿佛散沙,结构不严谨,逻辑不清晰,让人云里雾里。
想说服别人,你就不能掉进别人的思维框架里,不是简单的陈述事实,而是要自己重新搭建构架,在你的思维框架里去说服别人,让框架引导思想,框架背后是价值观。不然,只能又掉到别人设计的框架里,走不出来。
公司要有公司合理的股权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渠道结构。
个人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维结构,不然面对突临其来的信息、事件,没有正确的决策,没有相应的知识、能力,根本无法面对不确定性因素和事件。
在千位、百位、十位上错误,再大的努力也是徒然的。
4、努力是个位数
努力是一切成功的必要条件,无论读书、学习、升学、创业,不努力的人永远不会成功,甚至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
不刻苦读书、学习,成绩不可能提高。
不付出努力、辛苦劳动,不会有成熟的果实。
不洒出汗水,迈出脚踏实地的实‘干,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我们任何人都没有可以轮到拼天赋的地步,成功的人其实比你还要努力。
一个在香港读博士的朋友和我说,国外的学生学术成就比你高,条件比你好,还比任何人都努力。
我们不怕智商没有别人高,不怕成绩比别人差,不怕条件不如别人,就怕努力的程度不如别人,就怕我们还没有别人勤奋。
所谓成功者的确非常勤奋,但此非充分条件。成功者是选择的结果,其成功秘密都是事后归因。
我们科学地讲概率思维,但决不是否认个人的努力。
科学的概率思维,加上勤奋努力,才是成功的双重条件。
第四部分 继续增加概率的办法
前面所说失败者是95%,成功者的概率是5%,再通过以下选择,可以不断提高概率。
千位数上,通过抓住时代趋势提高12%;百位数上,通过选择正确的战略,再提高5%;十位数上,通过设计好结构又提高2%;最后在个位上尽到最大的努力和做好管理,又提高1%。综合计算一共提高了20%,加上原来的 5%,你的成功概率就变成了25%。
有25%的概率获得成功,已经是很大的希望了,但是依然有75%的概率会失败,怎么办?那就不断试小错,尽可能多试小错,但不要犯大错。假设你曾连续试错四次,每次成功概率是25%的话,四次里面有一次成功就是相对比较大概率的事件了。由此,成功变成相对大概率事件了。
概率思维是反常识、反直觉、反舒适、甚至反人性的,成功的人是用最优化概率进行选择。
人生选择有限,也许选择本身比财富本身更重要。
时间本身就是财富,比时间更有限的人生选择呢?
第五部分 上道选择题的正确思维
该向成功者学什么?学习成功者思维系列——概率思维选择大于努力
1、按红色按钮吗?直接拿走100万元,落袋为安。发不了大财,也有一笔不算小的财富进帐。
2、如果赌一下按绿色,会有拿到一个亿的机会,一个亿立刻改变你的人生,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财富自由的梦想。当然,也可能什么都没有。
3、假如一个人无法承受“什么都没有”,那么右边的选择就相当于“你有50%概率得到一个亿,有50%概率什么也没有”。你当然无法承受,何况高达50%几率;这是厌恶损失效应。
还不如按红色,虽然比一亿少很多,但最差也有100万元吧。
大部分人不愿为了看似更大的收益冒风险,他们更喜欢虽然小一点但是确定的收益。100万元就是更多人的选择,因为他们无法忍受50%几率的什么都拿不到。这是“确定效应”,“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4、根据期望值理论,绿色按钮价值5千万。其实这才是最理性的选择。
可是,即便绿色按钮是最正确最理性的选择,我还是有一半可能什么都拿不到啊,怎么办?有没有一种办法,让我能确定地获得比100万更大的收益,增加“赢”的概率呢?当然有。
5、去找一个投资人,把这个项目以低于“期望值”5000万的价格卖给他,比如2000万(甚至更高),你落袋为安,获得了确定的2000万,而他,获得了5000万期望收益 - 2000万成本 = 3000万的期望利润。
6、继续优化上一条,考虑到增加“找到愿意购买你该选择权利的人”的可能性,你可以只用100万(低首付)卖掉这个权利,但要求购买者中得一个亿时和你分成(比如5:5、6:4,收益肯定大于2000万);
7、再进一步,你可以把这个选择权做成彩票公开发行,将选择权切碎了零售,2元一张,印2亿张。头奖1亿元。对比6,风险更低,收益更大;
8、鉴于7的成功商业模式,开始募集下一笔一个亿作为头奖,令其成为一项生意。
9、按照P/E估值,募集20亿,公开上市,市值100亿。
你是哪一个选择?
(文中所论述的确定效应、厌恶损失效应等原理可关注公众号:营销核武查找)
结论一:
正是:选择大于努力,成功基于正确的概率思维,在于不断选择大的概率。
拓展思维边界,不要囿于旧有的思维,就有更多的可能。
结论二:
必须相信,成功者一项重要能力就是,具有多种思维模型,科学的思维模式,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从而具有极高的认知能力,能构建系统化的知识和思维、能力,这才是我们学习成功者的本质。
学习思维模式,改变思维方式,提升认知水平,思维结构化、知识体系化、认知系统化,这才是成功者的精髓。
人生就是选择,选择最优化概率、选择最优化决策、选择最优化效用,从而快速实现目标。
(下期将对再揭示几个反常识的概率思维)
众多鸡汤,也许点燃过情绪。
很多文章,曾经激发了渴望。
太多知识,似乎满足了需求。
许多经验,仿佛提高了功力。
太多知识,似乎满足了需求。
如上,现在有两个按钮,按下红色按钮,你可以直接拿走100万元;按下绿色按钮,有一半机会,你可以拿到一亿元,但还有一半机会,你什么都拿不到。你会选哪一个?
许多经验,仿佛提高了功力。
然而,带来改变了吗?
思维决定行为!
思维才是最根本的武器!
思维核武,通过思维看本质。
让思维成为成功路上的核武!
![](https://img.haomeiwen.com/i4557167/3bbdbed83d1ddee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