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旅程的结束

作者: 苏小fan | 来源:发表于2019-07-11 19:51 被阅读2次

至今还记得一个月前的时光,那时看到小冰老师训练营文案时的悸动。

我第一次知道了原来还有拆书稿、讲书稿这种文体,原来读过的书除了写书评之外还能通过其他模式来变现。

我喜欢阅读,乐于写作。于我而言,阅读是安抚我浮躁心灵的方式,写作是认清自己的途径。毫不夸张地说,阅读与写作已经在我的灵魂深处刻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我没有过多思考就报名参加了本次训练营,那时是五月末、六月初左右,离训练营开营时间还有一段时间,自身又渴望着能快点了解到相关的信息,便报名了小冰老师以前的读书变现课程。

自大学毕业以来,这是我第一次持续不断地为学习而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中间不曾为任何事而间断过。不论以后是否能靠读书变现,养成了每天写作打卡的习惯都已让我为之欢喜。

在训练营期间,小冰老师为我们讲授了许多我未曾知晓的方法与知识,如各种阅读方法,学习方法,变现模式等。

然而,相比于课堂上的知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优秀的同侪以及负责的班班。他们每个人都努力地活出了自身的色彩,向往着蓝天。他们爱着生命,认同自身的价值,不愿辜负美好的人生,都勤奋地在打卡区里留下了一篇篇动人的文字,在群里交流着自身的看法。我在旁边默默地观看他们思维闪耀着的火花,真好。

“加油”,是我在打卡区留下的第一道痕迹,也是对于自身的激励。班班在打卡区中的评论、鼓励让我为之振奋。第一次看到自己所辛苦写作出的文章被加精时,我亦为之欢喜,那是被认同,被肯定的大欢喜。

小冰老师所教导的知识,不止于应用在读书变现上,还可以应用在学习其他知识里:

“能积微者速成”

“凡我不能创造的,我就不能理解。”

“从头开始读,尽量往下读,直到一窍不通时再从头开始,这样坚持往下读,直到读懂为止。”

等等,这些警示名言都足以让我以久远的时间来消化。

这是一段旅程的结束,亦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未来飘忽不定,不可捉摸。我希望,希望不只是单纯的希望,在红尘中挣扎的自己,能保持初心。

回过头来,过往的一幕幕在我眼前闪过。有时想偷个懒,可看到群里的小伙伴们还在自发成长,给了我一种向上的力量;有时想敷衍着去打卡,却看到打卡区里的文章生动又悠长,便再也没了这个念头。这段不长却又深刻的时光,已足可让我铭记。

后会有期,各位优秀的同侪与老师们。

以下作业复盘:

在最开始时,我为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并把它量化,以期能实时地检测到自己的进步,给自己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结合老师的课程,我通过苹果阅读法来阅读《小岛经济学》以及《稀缺》。我磕磕绊绊,查找着合适的问题,并搜寻着苹果。虽艰难,但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之后,我推荐了三本自己的生命之书,都是我舍不得与别人分享的私人书籍,有《罪与罚》、《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并在每一节里写下了自身的感悟。

作为一个读书人,选书是必备的技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我通过当当排行榜,以及豆瓣的评分,终于选定了一本书,即《好关系是麻烦出来的》。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审美风格都不尽相同。在古今中外各类大家中,唯有一人于我来说是极为特别的,即周国平。我对于周国平的喜爱几与我对书的喜爱等同,至今我已分不清自己是先喜欢上阅读书籍,还是先爱上周国平。在我困惑不安、抑郁迷茫时,是他带着我走出了困境。在遇上他之前,我只是把书当做消遣,现在,我却愿把我的余生献给读书、写作。

生活在大城市里,我时常被他人所裹挟着前进,焦虑已啃噬了我的内心、折磨着我的灵魂。我不是最特殊的那一个,焦虑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因而,我以焦虑为主题,列出了一系列的主题书单。

我时常问着自己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阅读,为什么去写作,它又能给我带来什么呢?冥冥中好似有一个声音给了我答案:那是心安,只有在阅读写作时,我才如此确切地接近了上帝,看到了自己的灵魂。读书写作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要想高频输出,必得先高效输入,而纳博科夫卡片法是高效输入的好方式,我列出了几张,愿把它与大家分享:

卡片一我喜欢出发----汪国真

我见: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还是遗憾。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我思:有活力的人每时每刻都在前进的路上,向着更远处出发,无论多大年纪,只为见识不尽的风景。终于,有人迟缓了步伐,停滞了脚步,怀疑起了出发的意义。有人满足于单一的风景,他们或在大山、或在大海、或在大漠、或在森林停留。而只有那些对于未来充满想象,不忘初心的人,还仍然在路上。他们是真正的不老之人。

卡片二尽头----唐诺

我见:通过亡者,人得以站到了时间终点处回看着自己,生命有了边界,事事物物也都有了边界,那些我们携带而来的当下现实难题,进入到这样悠长的时间之流中,像是各自归位打回原形,原来就只是生活里絮絮叨叨的烦忧而已。

我思:如果时间加速,我们来到了一百年后,并以灵体的形式站在自己的坟前。你是否会有种空灵之感,此时此刻的烦忧又会凸显地多么的微不足道啊。我们争执、追梦,当求而不得时,心里充斥着懊悔与痛苦。我们的人生有边界,因而一切的终点都通向寂灭,一切代表着终点的梦想也毫无意义。实现了,固然值得欣喜;失败了,再去奔向另一个梦想便是了。只有过程,通向梦想彼岸的路途,我们的此时此刻,才是一切的意义所在。

卡片三我与地坛----史铁生

我见: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我便又不能在家里待了,又整天整天独自跑到地坛去,心里是没头没尾的沉郁和哀怨,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岁呀!有那么一会儿,我甚至对世界对上帝充满了仇恨和厌恶。后来我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我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会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地,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到一点儿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小公园,指的也是地坛。

我思:读到这段话时,我隐忍着的热泪终于失去控制。我们对于自身所无法左右的事物,除了接受,别无他法。史铁生的母亲离世,他也只能接受这个痛苦的事实。就如我们对于自身注定的寂灭,也只有接受这一途。否则,我们一生也只能生活在痛苦的深渊中。接受我们所厌恶的事实,以获得一点微不足道的安慰,无奈却又必须。

我以往看书,就只是简单地去看。偶尔看到让我心动的句子,也只是把它摘抄下来,没去思考,也不去回顾。

中国古典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要文以载道,通过研读传统经典不断把自己融入到主流之中。经典与名著,是一个国家,一个名族最优秀人群的智慧凝结。而《明月几时有》正是我国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我曾尝试着把它给赏析。

每个作家的写作风格都不尽相同,而我也只不过是一个写作路上的小萌新,对于语言上的把控都尚缺几分味道。因而,抄写名家名篇,模仿他们的写作风格不失为一个好的方式。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他们的英雄之旅绚烂而又迷人。我回忆着自己过往的时光,却没有一份自己满意的答卷。我终于还是释然地写下了前年考研失败的例子,只因这已经是我最像一个英雄的时候了。与自己和解,不必再为过去的失败而懊悔或是找借口了,失败就是失败了,记住这次的教训,再奋发向上,并相信着:此时此刻的我,正走在英雄之旅的途中。

结语:

就这样,一个月的旅程结束了。在老师的教导、同侪们的激励、班班的鼓励下,训练营还是落下了帷幕。希望未来,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那个自己,一起勇猛精进。

仅以本文记录帅小冰读书变现训练营21085咸鱼苏的成长故事。

相关文章

  • 2018-07-02

    一段旅程的开始一段旅程的结束,如此反复。

  • 结束一段旅程

    人生的最后一次军训就这样结束了。 回想这半个月以来,那些曾经的痛苦和难捱,就这么过去,还晃晃乎乎。 来得激烈,去得...

  • 结束一段旅程

    礼仪课双证班4天课程结束了,没有感觉到特别大的强度,但是学习内容挺多的,也看到了自己需要加强的地方,这次也主动与老...

  • 一段旅程的结束

    昨晚散步到家,洗个澡躺在床上,然后就没然后了。与其说是睡着了,还不如说是昏迷。当有点晕晕的脑壳碰到枕头一瞬,意识...

  • 一段旅程的结束

    最后一周了,我们每天都在期待着时间过得快一点,期待着结束,期待着我们的盖世英雄会开着熟悉的校车来接我们回去。 以前...

  • 一段旅程的结束

    从4月20日开始了一场英语学习,坚持了四个月,今天考试了。还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是以及已经真是体会了一会付出一分收获...

  • 一段旅程的结束

    至今还记得一个月前的时光,那时看到小冰老师训练营文案时的悸动。 我第一次知道了原来还有拆书稿、讲书稿这种文体,原来...

  • 开始一段旅程,结束一段旅程

    2017年3月,中国的南方终日阴雨连绵,不见晴天。在这个雨水的季节,我结束了人生中第二份工作,开启了人生中第二次一...

  • 一:结束一段旅程

    // 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感觉有些事情还是会被我们忘记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算是一个不一样的年度...

  • 结束了一段旅程

    看了成绩,今天终于放下心来,论文的事情终于结束了,我也即将结束大学这段旅程。 还剩下一些毕业事宜,毕业生要签的文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段旅程的结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ad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