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老师一对一咨询的时候,我会常常频繁地不自觉地无意识的用到“可能”,特别是老师刚刚前一脚提示我,“哎,小芳,你又说了可能,16分钟里你说三次“可能”,”后一脚,我又跟着说“可能是这样的…”
一对一咨询本身就是在一个非常专注的环境进行的,并且老师随时随地都在提醒的情况下,我依然在说“可能”。在这个过程里,我很紧张也很沮丧,紧张的是怕自己没做到,得不到老师的认可,沮丧是觉得如此专注的环境下都做不到,没做好,觉得自己很差劲,没有用。为了让我彻底的反思,老师前后4次挂断电话,心里有许多许多的不安,我要怎么做才可以不用到“可能”。
当鼓起勇气拨通老师电话时,说出之所以用到“可能”,是因为自己内在有很多的不确定。老师连续问到,是吗?你说你不要用,可你用了,我不止一次提醒,前两次咨询都在处理你的这个“可能”,结果是你依然没有改变。当老师不断的举证说出事情的真相,紧张得我不知道如何表达,一直沉默开不了口,待在自己的困惑里。
“你就是不想改,你不就是坚持自己的吗?”当老师这样说的时候,我连忙说不是这样的。老师提醒我“你看看什么又来了”。我意识到我在辩解了,那一刻多么希望老师能理解我。即而又有了委屈,觉得自己想做好,还需时间,需要慢慢来。老师说拉倒吧,去问一下内心告诉你什么,说完挂了电话。到了时间我拨过去,没对又挂了电话,反复4次,老师良苦用心让我有意识地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惯性思维和习惯模式。
我困惑之极,内心无比混乱,难道我真的固执到无法改变吗?我为什么要用那个词,为什么我的内心会不确定,当老师反复提到“你听不到,你听不懂,你不明白,你读不懂自己”这些话的时候,我为什么会不舒服,会难过,会自责委屈,会生气”,甚至崩溃。难道我真的无可救药?
当所有情绪袭来达到顶峰又随着四溢奔湧而出的泪水慢慢冷却下来的时候,我无力的静静地一个人坐在椅子许久,眼泪还在流淌,但内心安静的许多,突然那一刻感受到内在的不确定是因为没有安全感,觉得有了安全感才会内心稳定,稳定了才会从容,从容才会自信有力量,那样自己就会觉得能量满满,没有办不成的事,认为自己有用有价值的。那之所以用到那个词,就是想自己的不稳定显得稳定一点,有点余地,从而获得心理上一点点安全感。
情绪释放出来,心里清静了,腾出了空间,让我更加意识到失去觉察后的惯性表达是如此的可怕,恐怖至极。也更加坚定了我要刻意练习,有意识的去除旧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