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清晨,天津市慈善协会和天津市安徽商会的相关领导在天津市安徽商会办公地酒店的停车场前集合。大家将乘车到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参加阜南地城中心学校校服捐赠仪式。同行的有美慧爱心公益协会的两位负责人。“现在人都齐了。大家都坐好,我们出发。”随着活动负责人的一声令下,汽车缓缓开动。汽车将一路向南,途经冀鲁豫三省,行驶800余公里。今天的天气不错,笼罩在天津上空的雾霾被冷空气驱赶到了远方。大家的心情格外好。
汽车平稳地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看着窗外的风景,丁伟若有所思。他是安徽商会常务副会长,也是安徽商会第一个在天津市慈善协会设立个人万元基金的企业家。他十几岁离开家乡,参军成为一名武警战士。从部队转业后,下海经商,创办了自己的企业,经过努力拼搏,实现了人生目标。生活富裕之后,他有了新的追求,决定尽自己所能回报家乡。谈起家乡阜南县地城镇,丁伟总是有着说不完的话。儿时的玩伴儿,上学时的情景都历历在目。他说,自己经常回老家,每次回去都有不同的感受。他时常思考自己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实事。后来经过了解,得知有些孩子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甚至有放弃学业的想法。丁伟想如果给这些孩子提供资助,就可以让孩子们安心读书,以后也有机会考大学,改变命运的轨迹。他萌生了助学的念头。说做就做。很快他就发起成立了“丁一助学基金”,先后出资二十余万元,每年资助母校地城中心学校十个家庭困难的学生。为每一位受资助的学子建立助学卡,定期将助学款打到卡中。看到孩子脸上开始洋溢着笑容。丁伟由衷地感到高兴。
今年7月份,丁伟在市慈善协会成立了个人万元基金。他坦言,以前就是将钱打到助学卡中,给完钱就完了,和慈善协会接触的时间长了,他对协会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协会有一套严格的款物接收和发放程序。按照捐赠者的意愿,保证善款、善物及时发放到受资助人的手中。丁伟打算今后通过市慈善协会将助学款给到受资助的孩子手中。在和协会周副秘书长的交谈中,他诚恳地说,现在自己做慈善有了找到组织的感觉。他指着车后的一箱箱崭新的校服说,我购买校服捐给学校,因为当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自外出打工收入,部分学生家庭无力购买校服,由于不能做到全部学生统一制做校服,学校有大约1500名学生没有校服。这次协会领导委托您花这么长的时间坐车到阜南县参加捐助活动,真的是非常感谢领导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实际上,不仅是常务副会长丁伟,安徽商会先后有三位副会长设立了个人万元基金。天津市慈善协会安徽商会协办处也于8月份正成立了。在不久之前召开的天津市慈善协会协办处工作座谈会上,安徽商会领导就商会在开展慈善公益活动中承担社会责任作了交流发言。相信双方今后还会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共同推进慈善工作的发展。
当天傍晚,进入安徽境内。此次目的地阜阳市阜南县,位于皖西北、淮河中游北岸。汽车行驶到阜南县,已经是七点半。街道两边建筑物拔地而起。看得出这是一座正在快速发展的地方。捐赠活动受到了阜南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接见了一行人并介绍了阜南发展情况。我们从领导的介绍中感受到阜南这些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民生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到了酒店,安徽商会武秘书长嘱咐大家早休息,明天早上吃过早餐后在酒店门口集合乘车去学校。这些年来,我也参加过很多捐助活动,但还是第一次到天津之外参加这样的活动。
28日清晨,全体人员在县委副书记、县政协主席陈建华同志陪同下乘车来到地城中心学校。下了车进入校园,几幢崭新的教学楼映入眼帘。学校有着很不错的硬件设施。经了解后得知,学校是国家投资建设。当大家步入捐赠仪式现场,学校的全体师生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安徽商会武秘书长在讲话中表示,今年的洪涝灾害,蒙洼地区人民“舍小家为大家”的“王家坝精神”再次让大家深感敬佩,蓄洪区人民的灾后重建工作和学生们复课学习生活也一直牵动着每一位在津徽商的心。商会企业家主动发起此次爱心公益捐赠,助力家乡教育事业。主要捐助人丁伟动情地说,自己当年就是地城中心学校的学生,这次回到母校,学校给了自己最高的礼遇,感动之情无以言表。今天自己真是太激动了。太多的话语汇成一句话,他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长大以后回报家乡、回报社会。活动中,丁伟向学校捐赠1500套初中一至三年级学生秋冬季校服,总价值约10万元以上。美慧爱心公益通过发动爱心人士也捐赠了部分校服。周副秘书长代表市慈善协会向学校捐赠《慈善读本》300册。据学校领导介绍,学校对这次捐助活动非常重视,表演环节反复演练了很长时间。学生们表演了广播体操,口琴吹奏,歌曲《感恩的心》。在全体人员共同高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中,活动圆满结束。捐助仪式虽然结束了,但是爱心将会不断地延续下去……
和学校师生告别,大家乘车来到王家坝镇。王家坝闸坐落于此。近观王家坝闸,这并不是一座大型的水坝。王家坝由于在淮河蓄洪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而闻名。建成后它曾经十六次开闸蓄洪。环顾四周,蓄洪区内有着大大小小的水塘。没有水的地上覆盖着绿色的植被。临近大坝的底部有不少淤泥。施工人员正在对大坝进行修缮。今年洪水王家坝闸需要开闸蓄洪的时候,附近濛洼蓄洪区内的几个乡镇被洪水淹没。听着讲解员对王家坝的介绍,看着坝底有些龟裂的土地,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很难想象大坝在开闸蓄洪时候壮观的场景。县委领导在说到抗洪情景时说,当地百姓说,如果淹了我们这里,能够保住其他地方的安全,那就淹我们这里。王家坝精神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蓄洪的时候,低洼地方全被洪水淹没。由于故土难离,居民们不愿迁居到更安全的地方,会居住在庄台上。所谓庄台就是在行蓄洪区内筑起的台基或者在高地上建设的村庄。可以想象一下,四面都是洪水,庄台就成了一个个小的“岛屿”,所需要的物资由外部用船只运送。在西田坡庄台见到房屋修葺一新,街道干净整洁,生活设施比较健全。各家各户在房前屋后还会栽种上蔬菜。
在去往地城镇的路上,汽车行驶在比较平整的道路上,尽管有些颠簸,但是道路条件尚好。外面天气阴沉,看不到一丝阳光。道路边荷花池中遍布残荷。听当地干部说,近两年地城镇开展特色旅游,举办了荷花文化美食节,吸引了广大游客。尽管荷塘中已剩下残枝败叶,但是能够想象到夏季万亩荷花盛开的场景。偶尔会看到有成群的家畜家禽在觅食。田野中有不少方形水塘,据说那是蓄积洪水,水未褪去形成的水塘。
临近傍晚时分,汽车开到地城镇。这里是丁伟的老家。汽车在一家十分普通的农家饭馆门前停下。他介绍说,这里曾经有他的美好回忆。农家饭菜别有风味,大家都非常尽兴。
阜南的行程结束了。在回津的路上,天津市安徽商会的领导们在探讨着阜南县的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打开销路的办法。此时,丁伟也有一个心愿,他对周副秘书长说,尽管地城中心学校在硬件设施上去了,在软件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希望能在天津市找到一所好学校,双方结成对子,以带动学校的发展。不仅仅是捐资助学,他还想要为家乡做更多的事……
网友评论